大连市国税局12日对外披露,据统计,自2013年8月进入营改增以来,大连地区营改增企业因税负下降导致的税收减免83.56亿,营改增减税降负、拉长产业链、扩大税基等多重效应日益凸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振兴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营改增减轻了纳税负担,激发了企业活力
“营改增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延伸了抵扣链条,扩大了可抵扣范围,避免重复征税,将企业经营的税收成本降到最低。”大连市国税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李赫明介绍。
大连市国税局数据显示,自去年5月至今年10月,大连市新增四大试点行业纳税人减税28.69亿元,其中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分别实现减税1.94亿、4.97亿、0.21亿和21.57亿;自2013年8月至今年10月,原增值税行业和前期试点的“3+7”行业因增加抵扣间接减税44.7亿元,全市营改增纳税人总体减税面为98.99%。
大连三川集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同时具备国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建筑行业设计甲级资质的企业,企业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建筑工程设计与承包、预拌混凝土生产与销售等。“全面营改增后,企业经营的各项业务间的抵扣链条全部被打通,以往能抵扣的外购服务技术等服务项目现在全部可以抵扣,这大大降低了企业税负。”企业的财务总监王琳说。截至目前,该集团仅在外购服务一项就获得了600余万的可抵额。
进项税额抵扣让企业生产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减税成为反哺投资的利器,为企业扩围提供了优质的“土壤”。与此同时,营改增的减税降负效应明显,激发了原有企业不断创新扩围,为地区创业企业提供了发展新思路。今年以来,大连市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四大行业新增试点纳税人2930户,前期试点的“3+7”行业户数增加3585户。
营改增多重效应释放改革红利,助推大连经济振兴发展。
营改增促进了专业化分工,拉长了产业链条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大连传统工业企业的代表,该企业会计科科长范冬博介绍说:“营改增之前,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大部分都由我们自身完成,营改增后,外购服务可以抵扣了,这让我们更专注于生产销售。”范冬博表示,今年该企业外购的技术研发和设计服务同比增长了49.8%,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25亿,比去年的8.29亿增长了近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