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业绩披露密集期来临,诸多网络安全厂商业绩不尽如人意的事实慢慢清晰。但在新兴赛道的刺激下,北信源(300352.SZ)等头部企业开始穿越周期,向阳而生,找到关键破局点。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供给,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的数据集,夯实基础底座,推动“智能产业化”。
可以预见,在AI应用加速渗透的未来,AI安全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赛道。
迎难直上,坦然面对“集体阵痛”
4月21日,北信源发布2024年度报告,称公司业绩收入依然受到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方面表示,将进一步简化组织结构,降本增效。
梳理各厂商的业绩预告、年报发现,业绩下滑和亏损仍是常态,这背后折射出整个行业的“集体阵痛”。
深信服(300454.SZ)2024年营收75.20亿元,同比下降1.86%,综合毛利率下滑3.67个百分点,但通过控费增效实现利润压力缓解。奇安信-U(688561.SH)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业绩显著承压,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2.5亿元-14.5亿元;营业收入约同比下滑30.15-34.81%%。公司方面称,主要受政企客户预算缩减和行业竞争激化影响。安恒信息(688023.SH)2024年现金流由负转正,但业绩快报亦显示去年净利润亏损约1.808亿元。
除此之外,启明星辰也面临着市场挑战和业务融合压力,公司实现营收33.15亿元,同比下降26.44%,归属净利润为-2.2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32亿元。中孚信息方面实现营收7.85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达7.58亿,受市场环境影响,部分客户需求释放递延。
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宏观经济压力、技术代际切换、国际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IDC中国高级分析师张雪卿表示,2024年第四季度,市场延续下滑趋势,营收占全年比重38.2%,相较2023年下降近两个百分点。用户预算收紧、产品同质化、企业建设重点转移等情况仍然是市场面临的主要压力。
然而,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网络安全净利润合计达到1906亿元,这表明行业整体仍然具备盈利能力。张雪卿认为,展望2025,DeepSeek大模型的问世推动AI应用井喷式发展,在重塑全球人工智能格局的同时,同样为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带来了更多增长空间。
向上攀升,加速网安技术迭代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产业规模为2697亿元,增速26.2%。在此背景下,AI带来的安全威胁直线上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AI事件监测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的风险事件总数比2022年增加了约21.8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此外,2024年与安全直接相关的AI事件数量比2023年增长了约83.7%。
AI驱动的自动化攻击,正在倒逼网络安全技术升级,为网络安全行业带来机遇。
根据QYR的统计及预测,2024年全球AI驱动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61.3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431.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5.3%(2025-2031)。
目前,北信源、安恒信息等,已率先从前述新兴赛道中获益。
据了解,北信源通过其自主研发的“密信AI基座”率先完成了与DeepSeek的技术对接,率先构建起“技术自主+安全可控”的双轮驱动体系,这一动作不仅为其自身业务注入了新动能,也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样本。
北信源方面介绍道,“密信AI基座”作为一款通用应用平台,通过集成DeepSeek与百度文心、kimi、阿里通义等头部模型,还有多种开源大模型,包括翻译、语种识别、语言大模型等,快速集成对接私有化。北信源“密信AI基座”极大地推动了AI能力从技术储备转化为商业价值,同时,为公司创造了新的业绩增长空间。
除北信源外,安恒信息在AI战略驱动下,2024年的数据安全与MSS业务也实现高增。据了解,安恒信息在与DeepSeek合作开发安全智能体,以实现告警关联分析效率的提升。
在AI应用井喷式发展之外,辅助驾驶汽车竞争白热化、低空经济产业迎来政策红利期、量子安全得到高度重视……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网络安全行业送来更多助推力。
在量子安全领域,北信源、国投智能等也在加码布局,以应对2030年量子计算威胁。北信源此前推出了“信源密信(量子版)”,将量子安全技术和信源密信自身的安全机制融合到一起,进一步大幅度提升了信源密信的安全性。
北信源透露,未来将围绕信息安全及信创、信源密信生态化发展、AI深度融合、国防智能及生态建设、国际化业务几个方面展开。
厚积薄发,在政策支持下不断突破边界
根据国资委规划,2025年央国企信创替代率需达50%,2027年完成100%。国产化基础软硬件渗透率提升,带动安全产品适配需求。另一方面,网络安全相关的法规也在密集出台。比如《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落地,规定了网络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机构责任,以及重要数据的处理者每年度对其网络数据处理活动开展风险评估。
在政策驱动下,中国厂商有望突破静水深流的短期阵痛,实现技术代际更替。值得注意的是,长期机遇属于那些注重AI研发、积极参与国产替代、乐于开拓全球市场的网络安全企业。
以北信源为例,始终围绕国家重大安全战略规划进行创新和布局,公司已经有50多款产品进入信创目录,北信源凭借在密码学、通信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构建了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交换与共享、销毁等环节。另外,北信源作为军队重要的漏洞挖掘支撑单位,有十款取得军用信息安全认证产品,并且全部实现了国产化要求。
在开拓全球市场方面,北信源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公司称,“将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致力于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信息安全企业。”
据了解,北信源在2024年东盟博览会上面向全球用户展出了基于AI的“爱传”(AITran)独立APP,目前已经成为国家文旅部“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活动在翻译领域的独家5合作伙伴,随着2025年入境游用户的蓬勃发展,在大幅提高装机量的同时,也会有相关C端用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