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文化 >

聚焦特殊儿童 首艺联举办纪录片《梧桐树》展映活动

关注特殊儿童首艺联举办纪录片《梧桐树》展映活动

映后交流会。主办方供图

看不到、听不见、说不出,世界还存在吗?导演苏青和米娜的作品——纪录片《梧桐树》给出的答案是,世界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它像梧桐树一样,充满向上生长的力量。在《梧桐树》里,盲、聋、哑的孩子们即便身体残疾,却热爱生活,勇于追梦。

6月3日晚,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简称首艺联)在北京举办《梧桐树》展映活动,导演米娜和剪辑师兼制片人郭晓东到场与观众交流。

导演米娜现场教观众手语。主办方供图

从2011年开始,苏青和妻子米娜连续6年前往郑州一所盲聋哑学校,用超过500个小时的影像记录了这所学校几个孩子的成长与梦想。曹寒子,青春期的她有无数的问题希望得到解答;张丹彤,从小学习豫剧,期待通过电视选秀节目获得关注;李聪,将改变社会现实的理想寄语小乌龟;王怡文,希望自导自演一场意大利歌剧……

米娜介绍了拍摄此片的初衷。“苏青的大哥是聋人,小时候大哥经常带他玩耍,长期跟大哥在一起,苏青慢慢学会了手语,他是家里唯一可以用手语与大哥正常沟通的人。每到过年时大哥就非常盼望苏青回家,因为平时过的很孤独。不幸的是,后来大哥患病离世。”此后,苏青萌生了通过创作来了解、接近、纪念大哥的想法。

观众导演现场合影。主办方供图

有观众提问,如何将超过500个小时的素材剪成2个小时的电影?郭晓东回应说:“我的剪辑线索是,这些孩子展现的一种共性——脆弱的美感。”米娜则认为,她和苏青想通过影片表达的是陪伴和关爱,影片定名为《梧桐树》,亦是因为校园里的梧桐树叶生叶落,陪伴着孩子们一年年走进校园,同时走向社会。米娜还现场教观众“你好!”“你很棒!”等简单的手语手势。

据悉,此次《梧桐树》展映是“首艺联·关注未来——优秀儿童题材电影展映”的组成部分。6月1日至16日,首艺联旗下20余家商业影院和多所高校还将放映《我的影子在奔跑》《蜻蜓少年》《米花之味》三部儿童题材电影。

剪辑师兼制片人郭晓东。主办方供图

《我的影子在奔跑》把镜头对准一个单亲的自闭症儿童家庭,观众可通过张静初饰演的母亲,感受到自闭症儿童家庭生活的曲折与艰难;《蜻蜓少年》和《米花之味》则将背景置于乡村,以孩童视角,在美轮美奂的山水田园中谱写了两段充满谐趣的桃源诗歌,同时也隐含了城乡差距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梧桐树》《蜻蜓少年》《米花之味》《我的影子在奔跑》这四部影片均是从青年影展过往的竞赛作品和大象点映片库中精选而出,观赏性与思想性兼具。观众可关注“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微信公众号,查询影片购票信息。

首艺联负责人表示,首艺联坚持落实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与北京市电影局“弘扬主流价值、引领大众审美”的主旨要求,将这些小众题材影片重新予以“整合”,使其拥有更多的放映机会。希望此次展映活动引起全社会关注农村儿童、特殊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在成长中的境遇与困惑。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白象默默作出贡献被扒出 网友:我们一...
白象食品出圈了 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国货...
给力!南京城墙博物馆成为中国首个ICOFO...
横店发放千万消费券促影视业复苏 20余...
风动花开 “二十四番花信风”有何讲究?
不能只靠情怀“裸泳”!实体书店“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