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新城市志|百强区揭榜,透露了区域经济的哪些秘密?

城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各城市不同城区综合实力的强弱,是观察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缩影。

日前,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赛迪百强区榜单,榜单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共享发展五个维度出发,构建起包含23个二级指标的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其中,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深圳福田区、青岛黄岛区、深圳龙岗区、佛山顺德区、广州黄埔区、深圳宝安区、广州越秀区、苏州吴江区位列前十。

在百强区数量的上,江苏(22个)、广东(20个)、浙江(12个)占据前三位。浙江广东的竞争最为激烈。

广东江苏谁更强?

从分布看,这三个拥有最多百强区的省份,全都位于东南沿海,并且是国内排在TOP4的经济大省,它再次显示出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发展差距。

一些内陆的省份,本身能跻身全国前列的城市数量都极为有限,城市的天花板,决定了城市中强区的天花板,所以在百强区上,它们并没有太多的席位。

江苏在百强区数量上能够超过广东,也是发展模式差异的一个缩影——相较于江苏,广东的内部经济落差更大,珠三角城市和粤东西北两级分化明显。

所以广东虽然拥有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等最顶尖的百强区,但百强区的总数量,还是敌不过实力更均衡的江苏。毕竟江苏不仅有苏州、南京、无锡、南通4个GDP万亿城市,还有常州和徐州等GDP超7000亿元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和百强区同时统计的,往往还有百强县名单。在百强县名单上,几乎看不到广东的身影,这是因为广东强县基本都撤县设区了,行政区划结构有所不同。

“强者愈强”

而观察位于前列的百强区,可以发现,它们几乎都拥有“单抗”一座城市的经济体量。

以深圳南山区为例,著名的粤海街道,以及腾讯、恒大等企业就位于此。2020年,南山区的GDP为6502.22亿元,大概相当于长春、沈阳和厦门等城市的规模,但南山区的人口其实不到200万人,人均GDP产出能力可见一斑。

百强区,尤其是头部百强区的经济实力,基本上是城市综合实力的直观投射。它汇聚了一座城市最顶尖的企业,而且还是在全国都具有竞争力的顶尖企业。

经济学领域有个“集聚效应”的概念,是指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尤其是一些同类型的产业会聚集在一个地区,形成集群。百强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充分体现了城市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往往会导向马太效应,造成“强者愈强”的格局。所以我们看到,中西部城市近些年的发展速度很快,GDP增长速度明显要超过沿海城市,但百强区的数量几乎没有增长,像中部地区今年占据14席,甚至是连续两年下降。

但也要看到,百强区背后的集聚效应,并不是传统产业的简单聚集。像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等区域,很少还有传统制造型企业,而大多是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等。即便有偏传统的企业,也是企业的研发、运营总部,而非制造工厂。

因此,百强区通常是总部经济、上市公司的集聚地。这些相关企业往往极具创新活力,有较强的经济产出能力,对区位和人才要求高,能够支付核心城区CBD的高地价和租金。

新城区的优势和软肋

百强区的产业集聚,直接引导着城市内部的资源流动。不过由于产业转型的难度大,所以一些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老城区,因为产业结构传统,城区改造较为复杂,反而在发展活力上不敌一些新兴的城区和高新区。

至少,在城市空间和产业规划上,后者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相当于在白纸上做文章。比如深圳近些年就是向西发展,过去繁荣的罗湖区,竞争优势在不断减弱。排在百强区榜第二位的广州天河区,相对于越秀区等老城区,发展的历史也更短一些。

这也正是很多城市新区、新城不断涌现的重要原因。新区、新城可以承接一些新兴产业,承担老城区产业功能和人口纾解的任务。

不过得看到,在各大城市纷纷打造新区、拓展城市边界的同时,也有个别新区因为城市规划不科学,产业设置不合理,导致没有人气,沦为“鬼区”。

类似教训说明,城区的发展,最终还是得结合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定位来进行,要尊重产业要素的集聚规律。如果城市的发展基础总体欠缺,却想通过打造新区或者设置高新区,生造一个百强区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区域副中心城市的机会

此外,这次公布的百强区榜单,还有另一个规律值得一提——位于区域中心城市的百强区数量逐年下降,而位于区域副中心城市等地的百强区数量在稳步上升。

这种局面并不意外。一方面,像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资源集聚已接近饱和,而城市空间又相当有限,所以会有意地引导产业向城市周边发展历史更短的新城区转移,减弱中心城区的“城市病”,在保证高效经济产出的同时,提升宜居性。

另一方面,最近几年的区域经济层面,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战略地位不断突出。都市圈和城市群内公共服务、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产业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副中心城市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内部的产业分工,也给了区域副中心城市更多做大做强的机会。

这意味着,资金、技术、人才等产业要素和资源的流动,会逐渐打破城市边界,它会重塑都市圈和城市群内的城市发展格局,同样也会重塑城区之间的发展格局。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