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 北京、上海、成都、杭州选择同一天发布调控政策。
成都,将赠与定为一次交易行为,明确购房顺位;
上海,将赠与定为一次交易行为,提升贷款利率;赠与
杭州,延长房票社保年限;
北京,堵住假离婚漏洞。
表面上看,这些政策属于细枝末节无关痛痒的补丁,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结合2020年至今来看,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细则,在房地产市场上组成了一口密不透风的盖子。
这不禁让人想到在线教育行业。
今年6月15日,教育部就召开校外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等于成立新的监管机构,专门去监管校外培训辅导机构。
表面上是规范12K教育不规范问题,那时候相关企业股票就经历了一波暴跌。但仍然有资本心存侥幸。
直到前日整个行业被一纸禁令连根拔起。
影响国家基本盘的生育与就业相关领域都在整治。而关系民生的住房问题,更是一个持久战争。
前日,八部门会议,表面上是说整治房地产乱象。
里面明确了: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评价考核措施,对整治工作得力、成效明显的城市,予以表扬;对房地产市场秩序问题突出,未履行监管责任及时妥善处置的城市,进行约谈问责。
也就是会和地方政府政绩挂钩。
今年已经约谈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无锡、成都、西安、南昌、合肥、南通、东莞12个城市,最近又将银川、徐州、金华、泉州、惠州,纳入房地产市场监测重点城市名单。
在生育率下跌的大背景下,热门城市的高竞争力,决定了未来也能吸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虽然各个城市在2020年开始,都加大了土地供应规模。但对于新增流动人口来说,也显得杯水车薪。而控制特大城市规模的硬性要求下,决定了土地在未来也不能无限量供应。
头部城市的房永远稀缺,资产永远升值的预期下,全国的资金必然都会持续涌入。为控制新房成交价格而出台的限价政策,更会催生出新一批投机需求。
房票的原意是让利给城市创造价值,缴纳社保的刚需。
里面有多少是投机客,纯粹是为了买房提前布局。在获得放票后,迅速参与打新短期套利的不得而知。
同时即使限价,资金门槛也不是普通人能够触及。那些在当地工作两年,获得了房票,但不具备购房能力的人。在巨大的套利空间下,也有极大的动机,套用信用卡等凑齐首付,甚至出售转让房票参与代持。
本意是让利为城市做贡献刚需,同时也为了降温楼市的限价房,最后成为投机者的韭菜园。作为为城市管理者们,不可能不知道。
强制抑制流动性,冻结需求,可能才是降火的唯一办法。
因城施策,长效监管基调定了,赌大政策转向的一般都会死得很惨。
房价能不能降,这说不准。
但想短期套利,以超出自己能力的高杠杆炒房客,还有心存侥幸浑水摸鱼的中介和开发商日子肯定不会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