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卢梭
那些从北大出来的天之骄子,后来都选择了怎样的路?
北大陆步轩,如今开办起了屠夫学校、出书授课,好不滋润。
他还有个小学妹,叫李丞汐,经济系毕业的美女学霸,跳舞跳到了女团选秀的舞台。
我以为这两人已经够牛了,没想到中国传媒大学出了一位95后女硕士姚沁文,跑去卖房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姚沁文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新闻学,研究生考上了中传新闻专业。
面对镜头,她说自己的硕士研究论文题目是《高学历房产中介的“中间”人生》,当时之所以确定这个选题,是因为有一次看新闻,一个话题吸引了她的注意:
“一个高学历的人才进入到一个低门槛职业……”
出于职业好奇心,姚沁文打算去做这个采访。
后来,她选择在一家房产中介门店实习,没想到干了3个月,竟然真的被这个职业吸引。
姚沁文说:“没想到毕业论文改变了我的职业轨迹。”
95后中传硕士,骑上电动车开启了自己高学历房产中介的职业生涯。
姚沁文的事迹在网上一经报道,便引起了热议,有人都说中介是个卖苦力的活,还有人说为高素质人才感到悲哀。
女硕士毕业去卖房,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呢?
其实,和很多热心网友一样,姚沁文的父母对于女儿选择去卖房也是操碎了心。
妈妈刚开始介意她干这份工作,爸爸也担心她入错行、以后不好转行,但是,后来他们发现其实销售这个工作挺适合女儿的,于是就默许了。
关于房产中介,还有个专业的名词叫作置业顾问。
当年追完电视剧《安家》后,我发现自己低估了这个行业的复杂程度。
为啥这么说?
作为一名合格的房产中介,经济学你得懂吧?
通俗点说,算数学脑子要灵光吧,银行利率、房价行情,甚至是装修报价,你总得知道一点吧?
再来说说管理学,(看房)时间管理,资源(房源)分配等等,你好歹得娴熟掌握吧?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名高级置业顾问,销售心理学你得懂吧,要不然客户分分钟翻脸,那之前的努力可就得全泡汤了。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 我觉得对一个女房产中介来说,还有几点硬性要求,一个是胆大心细,还有一个是脾气要好。
这么一分析,房产中介这个活,简直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就连姚沁文本人都说房地产行业高深莫测,并不是说仅仅卖一所房子这么简单。
那么,这样一份不被看好的就业倾向,姚沁文本人是如何看待的呢?
她说学历不重要,大学生经纪人是行业发展趋势。
我查到网上公布的一份《2021大学生房产经纪人职业调研报告》数据显示:
65.01%的大学生经纪人具有大专学历,本科学历的占比为34.39%,硕博学历占比为0.6%。
这份基于13万余份大学生房产经纪人调研数据指出:高素质人才加入房产经纪行业促进了服务行业的转型。
由此可见,高素质人才加入房产经纪行业,是行业所需,对个人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姚沁文说上学这么多年,学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怎么去学习,要用专业性去吸引客户,置业顾问不仅仅是一个带人看房的工具,她不想做那个工具。
还有一点,房产中介这个行业值得长期投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一旦上手,来钱快。
有网友分享说大学室友做了三年房产中介现在自己买了房,这让我想起《安家》中那句台词:“一年不开单,开单吃三年。”
也许,高提成、高工资才是真正吸引大学生群体加入房产中介市场的原因。
那么,中传95后硕士毕业去卖房的背后,还透露出哪些信息呢?
01观念转变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名校,出来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当95后女硕士进入房产行业这样的新闻报道出来后,一方面高学历人才要做好走下神坛的准备,另一方面不管是我们的家长还是老师,是不是也要破除一下对于低门槛行业的偏见呢?
我觉得高学历和低门槛,并不是两个对立冲突的方面,在我们很多人的观念中,高学历一直与高薪和高社会地位划等号的,但是,这样的观念是不是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有所转变呢?
我们并不是鼓励大学生毕业后都去选择一些门槛较低的行业,只是各行各业的人才素质将面临一波升级,而人与人之间因为学历拉开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大家各都凭本事吃饭,不要学历歧视,这是新的社会现实,我们要理性看待。
02选择转变
中传95后硕士毕业去卖房的经历让我想起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一段话: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
王安石通过一篇游记在提醒世人一个深刻的哲理:这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
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眼高手低,蜂拥前往各大招聘会时,有多少人能够冷静地考虑一下究竟什么才是真正适合自己做的事情。
也许当大多数人在人才市场上竞相奔走时,机会永远留给那些眼光独到、有所准备的人。
95女硕士毕业去卖房,我觉得是一件特别接地气的事情,青年人能够放下身段,深入市井平常百姓之间,发光发热,创造价值,这才是新时代青年人该有的人生观。
祝福姚沁文,希望她能利用所学创造出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