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长三角轨交2025规划获批!上海南京合肥杭州宁波担大任、苏州落榜

01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很有年代感的口号不少人应该都非常的熟悉,它反映了一个最朴实的道理:

交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当下我们对交通的追求早已经从“土路变柏油”变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方式补充。

近日,《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正式批复,这个规划涉及江浙沪皖四地。

在长三角一体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从区域交通到城际交通都变得尤为重要。

根据规划,到4年后的2025年,长三角轨道交通总里程目标为至少实现2.2万公里,对比当下,增加了8000公里,增幅57%。

绝对的大手笔!

02

区域很大,小伙伴很多,分工定位自然就需要定下来。

根据规划,东西、南北设置了5个交通枢节点,分别是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五市。

除了浙江是两市以外,其他均为一市参加。

到这里我们似乎发现一个问题:

最强地级市苏州没有出现。

同样,在城际铁路1500公里、市域(郊)铁路1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3000公里等分层交通方式规划中,也没有苏州的身影。

03

在规划中,重要枢纽共有43个。

上面提到了5五个城市占据了5个I型枢纽,分别是:

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合肥南站。

紧随其后的是20个II型枢纽,这其中苏州站、苏州北站均上榜。

与此同时,南京的南京北站(拟建)、南京站,合肥的新合肥西站(在建)、合肥站,杭州的杭州西站(在建)、杭州南站均双双在列。

18个III型枢纽中,徐州、常州、镇江等省内城市均有新站点在列。

也就是说,在重要枢纽方面,即便是算数量,且不说苏州比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市少,数量上也仅仅和兄弟城市无锡、南通、常州、徐州等城市一样,并无特殊之处。

04

如果说之前的经济发展更多靠的是城市自我打拼,那么在经济合作日益深化的今天,城市的发展更多依靠城市群及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此同时还有内部的人才流动。

在这个背景下,形成城市自身发展的特色尤为重要。

虽然继与机场无缘后,在轨交规划上再失重担,但苏州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对此我们信心依旧!

——————————————————————————————

读后点赞、月入百万!

我是@财经打工人,欢迎关注!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