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年6月到21年6月,路径越来越清晰了:
深圳、北京、广州,稳;南京、成都、西安、合肥等,热度30度。江浙大部分的三四线,热度40度。大部分的省会、地市、三四线,跌。
今年开始,很多事情有了不同以往的变化,尤其是楼市迈过30多年后,整座大厦所能倚重的4个基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多大房企都跨不过三道红线,
全国居民杠杆率达到新高度,
从中央到地方,银行收紧贷款,
当地方政府开始与土地财政解绑,
我们将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
01
第一个危机:
房子多了,不好卖了,价格涨了。
5月24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最新一期《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截至4月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约为4.91亿平方米,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3.2%。
有一个数据非常扎眼:
供应5457万方,成交5200万方。
这是21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供大于求,与此同时,百城库存也是首次出现正增长,去化周期在10个月。
在大家的印象中,一定觉得市场特别好:库存特别少,去化特别好,西安的库存周期仅有5个月,徐州的库存周期仅有5个月。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个样子,要知道,全国城市太多了,300多个城市,2000多个县城,无非是西安合肥成都南京无锡徐州盐城,真正火热的城市加起来不过40个,占比才2%,太少了。
而且,这些城市我都去过,也就是比其他城市好点,比起16年、19年的大涨,差得远了。所以说,不要急。
这是百城库存数据:
这是百城存销比数据:
今年1-4月,全国百城商品住宅成交均价17634,同比上涨13.6%。
库存多了,房价涨了,不好卖这是趋势。
未来一定会验证这个观点。
02
第二个危机:
杠杆率还在进一步提升。
一个是房企,一个是居民。
房地产中最重要的两个参与者,他们的杠杆率都在提升,已经提升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
在这张表中,房地产业是所有行业中,杠杆率最高的指标,也是杠杆率上升最高的指标。
房地产企业杠杆率上升最多,其中负债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
其中最典型的则是华夏幸福。
这个起家于环京,依靠跟政府之间合作快速崛起的房地产企业,在这一轮的蒙眼狂飙中,企业风险迅速攀升。举两个数据:
从2011年底到2021年初,华夏幸福有息负债从28.2亿增至1952.5亿;
从2021年2月到5月,逾期债务从52.55亿元陡增至572.20亿元。
第二个维度,则是居民杠杆率。
大家看一下,这张表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
哪怕是在疫情之后,看着消费一般,没人愿意花钱。但是整个21年一季度,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2.3万亿,占住户全部贷款的64.3%。
居民部门杠杆率中住房贷款占比约为54.3%,尤其是在浙江、福建等省,居民杠杆率也是非常高的。
03
第三个危机:
银行收紧房贷,不放了。
这一点,其实一直被普通人所忽视。作为整个房地产现金池子的承接者,从去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银行也已经开始快速调整贷款了。
之前敢贷的,现在不敢了。之前能贷的,现在绝对卡你。之前多贷的,现在少贷。经营贷、信用贷等全年压缩。
就在前几天,广州还专门发文要严禁不良贷款: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近期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开展“过桥贷”“赎楼贷”业务,存量尽快压降、结清,不得直接或变相发放住房按揭贷款。
与广州相邻的深圳,最近也有类似的举动:
近期,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分别对富德、企联、金赢信、大信、亚联财等5家小贷公司进行了监管约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指出,各公司应对照各项监管要求进行全面自查整改,重点自查与房地产中介机构、按揭服务公司等各类涉房地产中介机构的合作情况,一旦发现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应及时采取措施,提前收回相关贷款。
别说经营贷、信用贷、过桥贷等非正规贷款,就连正常的首付、流水,都必须查来源、查流水,整个房地产的贷款系统将是以此釜底抽薪,产生的影响将是很大的:
1、利空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