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祝华、实习生周劭娴)6月15日,记者获悉,我省将实行“一码管地”,给地块编“身份证”,促进土地信息实时、准确共享。
省自然资源厅介绍,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我省将从多个方面提高土地精细化管理。
制定差异化的用地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用地标准、优先用地目录和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湖北省产业用地目录和用地标准(2021年)》。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明确各行各业用地标准衡量尺度,解决我省用地定额标准较低、覆盖不全的问题。
实行土地精准化配置。按照产业功能和用地企业需求,核定其用地规模、开发强度、容积率等指标,以产业绩效来确定供地模式、用地方式、用地价格。让好的项目畅通无阻,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寸步难行。开展全流程的用地审批服务。从项目预审、正式审批、土地供应、竣工验收等全过程为各地发展、企业做好优质服务,推进项目早日落地投产。实行“一码管地”。给每块新增建设用地一个独一无二的土地编码,相当于该地块的“身份证”,以唯一的土地编码贯通审批、供应、竣工验收等所有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共享。此前,我省十堰已在全省率先探索“一码管地。”
做细做实“天上看、实时查”监测监管。充分利用测绘卫星遥感技术和省土地全流程管理平台,实现一个平台、一张图上审批供应,从源头管控新增建设用地闲置浪费、违法用地、乱占耕地,做到早发现、早核查、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