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多地方出现“马甲公司参与土地拍卖”,引发舆论。据了解,很多房企会通过设立多个“马甲”来增加自己拍地的成功率,“设立马甲公司拍地在业内是很常见的做法,加上一些城市的保证金要求也不高,所以更会使得不少公司采取这一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成功率。”
其实,在某些地方的土地拍卖中,往往是一些有名的大开发商都不会出现,而所被抢到土地的均是较为一些不知名的公司,但有一现象是肯定的“这其中都是旧相识”。据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会设立马甲公司抢地,无疑会增加成功率。倘若是这么做的话,是否会构成了不正当、不公平的竞争。从此前有媒体所报道,知名开发商若是参与其中,往往土地拍卖的门槛马上就变高了,小开发商根本没机会。再加上一些城市土地供应紧张,也只能采取换马甲抢地,这也给了小开发商更无机会可言。
事实上,对于所谓的“马甲公司”抢地,是否有违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的公平、公正、透明。本质上来看,无论什么样的资本性质和企业规模,都有均等的机会,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拍。而若是知名企业“生”出多家马甲公司进行“抱团”拿地,是会对该制度有着变相规避,这是对土地招拍挂制度形成了一定威胁。
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以马甲公司抢地,还容易带来囤地捂盘风险。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楼市地热房冷,新建商品房成交量呈连续下降态势。相比之下,土地争夺颇为激烈,一些热点接近于白热化。由此来说,对于马甲公司抢到地块,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企业本身更有实力囤地或捂盘,而一旦开发商大量囤地捂盘,现实中的土地供给就难以转化为住房供给。
总的来说,知名企业设立马甲公司参与竞拍,是该有必要对其禁止。这也是从禁止开发商设马甲公司竞拍,是必要的纠偏。这是从供给端有效地规范土地市场,也有助于遏制不正当、不公平竞争,从而能够促进土地拍卖和拿地秩序的稳定。同时也会避免一些多圈少建、圈而慢建或不建等现象。因此,各地方相关部门来说,有着更大的监督力、判断力和执行力的考验。
责任编辑:汉闻评论员 佳佳 (未经授权,禁止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