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紧”依旧
面对种种质疑与猜测,恒大集团选择亲自下场,直面舆论漩涡。
6月7日,恒大集团在官网发布声明,回应“打折卖房”、“票据延期兑付”及与盛京银行的关系。
声明称“打折卖房”系公司一年一度“5·31购房节”推出的阶段性特大优惠措施,且针对尾盘;“票据延期兑付”为个别项目公司存在的少量情况,集团高度重视并安排兑付;与盛京银行开展的金融业务均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成立25年来从未出现借款利息晚付、本金逾期归还的情况。
图片来源:恒大集团官网
受利好消息影响,在经历“过山车”式的行情后,中国恒大当日午后逆势上扬,截止收盘时报11.78港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15%。
恒大物业、恒大汽车则在经历下跌后,未能迎来反转,股价分别较上一交易日下滑0.99%、3.66%。
不过,截止地产与星空发稿前,有消息称,为防止恒大陷入困境可能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产生影响,监管部门近期要求主要债权行对其开展第二轮压力测试。
亦有业内人士告诉地产与星空,四大行中有银行将恒大移出了白名单外。
债务“大山”下,“钱紧”依旧
恒大不一定会违约,但未必不会“钱紧”,这已经不是恒大第一次被传出资金危机。
2020年9月24日,一份名为《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在网络疯传。文中恳请广东省政府支持恒大与深深房的重大资产重组,若重组未能完成,可能导致恒大自身资金链断裂,引发一系列系统性风险。
恒大随后对此进行了紧急辟谣,并在2020年9月29日公告称:当日,恒大地产与1300亿战投中的863亿战投签订补充协议,战投同意转为普通股权长期持有,且股权比例保持不变。剩余的437亿战投中,恒大已与155亿战投商谈完毕,目前正在办理手续,282亿战投正在商谈中。这次流动性危机才算缓解。
但恒大的年波仍然显示出存在还债压力。根据恒大2020年年报数据,集团有息负债为7165亿元。虽然恒大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夏海钧于业绩交流会上表示,集团有息负债将在2021年下降至5600亿元,2023年6月将进一步降至3500亿元以下,从短期来看,恒大有息负债结构中,仍以短期有息债为主。
截止2020年末,集团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合计为3355亿元,占比46.8%,较2019年末小幅提高0.3个百分点。恒大当年的借款平均年利率从8.99%上升到9.49%,恒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现金总额则为1807.4亿元,完全不能覆盖短期有息负债。
为了获得更多资金,自2020年3月以来,恒大权益融资合计888亿港元,主要包括恒大物业引战235亿港元、上市募资140.8亿港元、恒大汽车两次配股300亿港元,中国恒大配股43亿港元,恒腾网络出售股份6亿港元,房车宝引战163.5亿港元。
夏海钧还曾在恒大2020年中期业绩会上称,公司还会有陆续的把一些优质资产逐步的分拆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的释放,来为股东创造更大的效益,同时实现公司负债大幅度降低。
一边“开源”,一边“节流”,在拿地方面,恒大也放缓了节奏。来自中指院的研究数据,2020年1-12月中国恒大拿地金额为918亿元,排在第7名;2021年1-4月拿地金额为25亿元,排在86名,5月未见排名。当房企都在争抢集中供地的地块时,也鲜见恒大参与。
销售回款强劲,低成本土地
虽然“钱紧”,恒大在销售上不放松。6月1日,中国恒大发布月度业绩公告,5月实现销售额638.6亿元,销售面积781.7万平方米,销售回款518.1亿元。
2021年1-5月,恒大累计实现销售额2851.6亿元,销售面积3383.3万平方米,权益销售额2727.5亿元,销售回款共计2507.4亿元。
此外,恒大可售住宅土储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在深圳和广州亦拥有大量旧改项目。
6月3日,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恒大集团战略合作伙伴交流会上透露,通过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本月底前恒大的有息负债有望从去年最高的8743亿降到6000亿以下,至少实现一条红线变绿。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的土地储备大部分成本较低。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恒大集团共新增土地储备140幅,新购土地储备建筑面积6892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北京、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太原、合肥、哈尔滨、重庆、郑州、呼和浩特等一二线及三线城市,平均成本仅为1992元/平方米。
截至2020年12月末,集团总土地储备项目798个,分佈于中国234个城市,覆盖了几乎全部一綫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及绝大多数经济发达且有潜力的地级城市,总规划建筑面积2.31亿平方米,土地储备原值为4,901亿元。
其中一二綫城市土地储备原值达3,287亿元,占比67%,平均楼面地价2,638元/平方米。
三綫城市土储原值1,614亿元,占比33%,平均楼面地价人民币1,515元/平方米。
而廉价土地的获得,基本都靠文旅和大健康产业,即“以文旅之名,行地产之实”。就是转手卖地,近千亩的住宅土地至少也有30个亿的净利润。
地产行业从来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恒大能否化解危机有待时间来验证。
完
地产与星空·矩阵
搜狐号 | 头条号 | 百家号 | 雪球号
网易号 | 同花顺 | 财经号 | 大鱼号
知乎 | 微博 | 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