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山两市加强现代产业对接合作很早就被提上日程,双方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快对接融合,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提升深中两市一体化发展水平。对中山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对深圳来说也是有利无害,能加大土地、楼市的供应,减轻深圳人的住房压力,甚至压低深圳的房价。
中山最大的“大腿”是深圳,深中通道无疑是中山未来发展及房价看好的最大卖点。届时通车后深圳宝安30分钟可以直通中山,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黎村均有出口。
然而深中通道虽未通车,其利好已提前释放。翠亨新区及火炬开发区的新房价更是达到2万甚至3万,其他地方在16年也是翻倍上涨,如今已经火力不足,至少已经透支了未来5-8年的购买力。而深圳这边更是涨势迅猛,到了非严厉调控不可的地步。
那么深中通道建好后,深中一体化的发展,对彼此有何影响?房价又会有何变化?
港口的东移。中山港从火炬开发区的横门水道向东部伶仃洋靠拢。“水上深中通道”的通航时间将从45分钟压缩至25分钟。
公交的东延。中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深中通道建成后,还将谋划开通中山至深圳跨市公交线路。每天数百趟大巴车往返中山与深圳。
轨道的接驳。中山积极谋划与珠江东岸城市的轨道交通对接,深茂铁路将在中山北站、横栏站设立站点,与城区中山站遥相呼应,成为另一重要客运枢纽。
这样极大加速了珠江东、西两岸交通路网的密度。让处于珠江口“A”字形中间位置的两个城市距离日渐拉近,中山已将东部沿海片区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建设,从市级层面通盘考虑东部沿海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提出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顶尖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中山地处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与深圳前海片区隔海相望,直线距离近,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山积极构建开放的交通枢纽体系,搭上深圳发展的火箭,崛起指日可待,宜居中山有望成为深圳新的置业热土。
从去年开始,中山往返蛇口邮轮母港航线已经开通,全程只需75分钟;深圳蛇口就近繁华景点区包括海上世界、育才名校、大南山、滨海长廊都进入中山人生活圈。马鞍岛的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规模宏大,有望成为下一个前海。
深中两城的房价差距巨大,深圳刚需、置业客户正在大量地涌入中山。对于深圳购房者来说,中山或许就是他们的“避风港、后花园”。中山有很多尚未开发的老城区,土地供应足,必将承接深圳人口外溢,抢占一大波有投资自住需求的深圳客源。中山很多新楼盘满足深圳客刚需,也有利于拉低深圳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