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青年住房困难”何解?缓解是何解?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

房地产将向何处去?楼市调控会否持续收紧?房地产税何时落地……这些问题关乎每一个人。

历年两会报告对房地产定调

报告再提“房住不炒”、“三稳”,明确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首次表态“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未提房地产税、棚改。

最新定调,释放了什么信号?

01

再提“房住不炒”、“三稳”

房住不炒,作为中国房地产的总基调,未来或将长期存在。与“房住不炒”的总基调相比,“三稳”则更为具体。

三稳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这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次在报告中得到重申,说明楼市调控的目标依旧是“维稳”。

02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成为政策聚焦所在。

这次报告再进一步,将着眼点落在了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长租房、租赁房等方面,而具体手段则是“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

可见,租房将是2021年的政策发力点所在。

03

首提“帮助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

“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

这是新提法。这句话释放的信号相当清晰: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主要问题之一,缓解住房困难,关乎住有所居,更关乎安居乐业。

三稳和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关系

三稳中的稳地价是很多依靠卖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地方政府最不愿意出现的,省市卖地所得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很高,全国平均的占比都到5成以上,甚至有些三四线城市占比9成以上。

数据来源于易居

稳定了地价则迫使这些地方政府不得不进行转型或者说改革,他们之所以大量的卖地是因为企业少,财政收入就少,不得已只能卖地,而现在稳定地价就不得不另寻出路了,那么就得引进人才、招商企业了,而三四线城市引进人才和招企业都是非常难的事情,那么就只能走“都市圈”这条路了,就是替一线城市做好马仔,例如:“南京都市圈”就有:安徽滁州、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广州都市圈”佛山、肇庆、清远、云浮、韶关等,“深圳都市圈”东莞、惠州、河源、汕尾等,依附大城市的经济辐射成为都市圈里的一员,同时依靠地理位置的优越成为大城市的后花园,解决了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关系,缓解青年人住房困难等问题。

依附大城市最早的当属深圳了,因为毗邻香港改革开放初期获得了丰富的港商资源以及国家政策,在深圳发展后开始起到了大哥的作用2000年前后深圳重新定位由工业城市转型为金融城市,蛇口工业区大量工厂外迁,宝安、东莞等地接手了这些工厂入驻,使得这些地方经济突飞猛进。

但是这个大哥要把头带好,要把区域经济分工明确大家协同作战,比如:深圳作为总部带领大家,东莞以制造业为主继续深挖,惠州跨境电商等,河源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等,汕尾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等,这样大家相互分工、相互支持。

由于都市圈庞大了,核心城市的房价太高了,那么“跨市上班”就不得不成为年轻人的选择,以深圳为例,福田区1房的月租普遍在3500-5000元不等,去到龙岗、宝安这些关外的1房也得2500左右,这些租金换到内地城市就是房价了。在工资收入不高的时候只能选择“跨市上班”在临深的周边城市租房或者买房才能缓解自己的压力,这就是本次两会的定调的落实点。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