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丨壹
南京调控升级
无房户认定更严格了
5月28日,南京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公示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无房家庭购房工作通知》,其中,无房户家庭的认定更加严格!
主要重点如下:
一、优化无房家庭购房资格
“无房家庭”须本市户籍、全市范围内无自有住房,申请开具购房证明时满足如下条件:
1、2年内无自有住房登记信息和交易记录。
2、前1年内在南京连续缴纳12个月城镇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如无法提供在南京缴纳的城镇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的,须南京户籍满5年。
二、加大无房家庭房源供应比例
商品住宅项目每批次上市房源中,120平方米以下套数占比在60%以上,且无房家庭报名数为当批次无房家庭房源数3倍以上的,无房家庭房源供应比例由30%提高到40%。
在无房户的认定上,变得严格了很多,要求“2年内无房且1年社保”,这个举措也是为了防止有些人通过“投机倒把”来获得无房户资格。
某种程度上,这既能减少这种行为,又能更大程度保护真正的“无房户”的机会。
另外,无房户的房源供应比例上调,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NO.2丨贰
多城调控收紧
5月28日,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消息称,上海日前发布限购套数最新规定,将从严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在最新规定中:即日起,在上海已取得产证、已网签备案、已取得新房入围获得认购资格等3种情况,在购买二手房查询名下套数中,均认定为购房套数。
在此规定中,购房者已经获得一手房认购资格的,也将被认定为购房套数。
图源见水印
准确来说,这一点,是为了打击“一边打新、一边买二手房”的行为,算是上海落实“房住不炒”的加码举措。
上海、深圳这些城市,在全国楼市,都具有标杆意义。
深圳的楼市调控也再度升级,对新建商品住宅和商务公寓销售实行“指导价政策”。
主要重点如下:
● 新房价格不超上年至今同地段、同类型新房的网签价格;
● 分期开发项目价格备案申请间隔未超一年,按前期备案价格批复;
● 预售商品房转现售,备案价格不得向上调整;
● 实行精装修价格梯度,按工程造价方法核算,由区造价部门或第三方评估机构审核。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深圳新政,对精装修有了更严格细致的规定。
原则上,精装修项目价格核定需按照工程造价方法进行核算,由区造价部门或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审核。
精装修价格梯度区间如下
NO.3丨叁
调控持续!漏洞正在一步步被堵
5月11日,财政部、住建部、税务局等4部门联合召开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公告十分简短,但却涉及利益面十分广泛的房地产税问题,消息发出后,瞬间引发市场热议。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今年以来,监管层第四次提及“房地产税”:
2021年3月13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推进房地产税立法”纳入工作重点;
4月7日,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5月6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发表的文章中表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包含“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作为健全地方税体系、发挥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的“房地产税”,今年频频被点名,显然,极具风向标意义!
那么,回到楼市,“推进房地产税”对其有何影响?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表示:“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2021年前4月累计成交较2019年同期翻倍增长,核心区位的限价盘、豪宅频现抢购潮;而在土地供应“两集中”之后,土拍整体热度并未如期下降,核心区位的热门宅地更是频频到达限价上限。
因此,此阶段或是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较佳的时间窗口期,房地产税有望成为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重要政策工具。”
事实上,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叠加各地不断出现的土地新规、住建部的约谈、市场监管加码,年内累积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186次。
-END-
合肥房子上线至今,感谢各位关注。如有资讯爆料、维权帮助,可以扫码加个人账号留言、发消息,小房尽全力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