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住人口总量逼近千万,跃居长三角城市第六。
2020年“七人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合肥常住人口936.99万人,占全省比重由2010年“六人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5%提高到“七人普”的15.4%。在长三角城市中,合肥人口总量由“六人普”的第9位上升至“七人普”的第6位。
二、全市人口快速增长,新增人口居长三角城市第三。
“七人普”数据显示,相较于“六人普”,合肥10年新增人口191万人,增量居长三角城市第3位。年均增长2.3%,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
三、城区人口突破五百万,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七人普”数据显示,合肥城区常住人口达512万人,按照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四、劳动年龄人口净增百万,人口红利依然明显。
在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背景下,“七人普”数据显示,合肥15—59岁人口639万人,比“六人普”增加10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8.2%,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
五、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实现倍增,人才更加集聚。
“七人普”数据显示,合肥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247万人,10年增长106.8%。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从“六人普”的1.6万人上升至“七人普”的2.6万人,比全国多1.1万人,居长三角城市第4位。
六、城镇人口超过八成,城镇化进程加快。
“七人普”数据显示,合肥城镇人口771万人,10年增加303万人;乡村人口166万人,10年减少112万人。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9.5个百分点,达82.3%,高于全国18.4个百分点。
七、三大开发区人口实现翻番。
“七人普”数据显示,高新、经开、新站三大开发区常住人口从“六人普”的58万人增加到“七人普”的129万人,增长124%,反映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开发区产城融合不断深化。
八、老龄人口占比低于全国。
“七人普”数据显示,合肥60岁以上人口1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3%,比全国低3.4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2%,比全国低1.5个百分点。
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