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屁股决定脑袋!

近期,曾经的恒大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现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发表了一篇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文章,题目是《全球历次房地产大泡沫:催生、疯狂、崩溃与启示》,文章中回顾了历史上五次重大的房地产泡沫事件,包括美国1923年——1926年佛罗里达州房地产泡沫、日本1986——1991念房地产泡沫、中国1992——193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东南亚1991年——1996年房地产泡沫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美国2001年——2007年房地产泡沫与2008年次贷危机。看完之后,老书对房地产的周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下面结合文章中总结的九大启示,谈谈自己的收获:

先来看九大启示,分别是:1.房地产是周期之母;2.十次危机九次地产;3.历次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在一开始都有经济增长、城镇化、居民收入等基本面支撑;4.虽然时代和国别不同,但历次房地产泡沫走向疯狂则无一例外收到流动性过剩和低利率的刺激;5.政府支持、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缺位、银行放贷失控等起到了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6.虽然是哒和国别不同,但历次房地产泡沫崩溃都很货币收紧和加息有关;7.如果缺乏人口、城镇化等基本面支撑,房地产泡沫破裂后调整恢复的时间更长;8.每次房地产泡沫崩盘,影响大而深远;9.应警惕并采取措施控制房地产泡沫,以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为核心加快构建长效机制。

再最后一条中, 任首席更是指出了房地产泡沫的危害和解决措施。关于危害是这么表述的:房价大涨恶化收入分配,增加了社会投机气氛并抑制企业创新积极性;房地产具有非生产性属性,过多信贷投向房地产将挤出实体经济投资;房价过高增加社会生产生活成本,容易引发产业空心化。解决措施是:以常住人口增量为核心改革“人地挂钩”,优化土地供应;稳步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推动土地财政转型;实行长期稳定的住房信贷金融政策,稳定市场预期;丰富供应主体,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快补齐租赁住房短板。

看完之后老书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任首席以前在恒大的时候,断然是不会发这种变相看空房地产的文章, 因为金主爸爸不允许,那个时候哪怕心里再想说,也得揣着明白装糊涂。现在去了券商机构,就没有这个顾虑,于是就如网友说的,可以尽情的放飞自我。所以对于做投资的小伙伴,在看各类经济学家的观点时一定要保持怀疑的态度,不止是要看他们说什么,还要看他们的屁股坐在哪里。比如券商肯定是看多市场,房地产中介肯定是看多房价,银行肯定怂恿你把钱存银行。

然后就是现在房地产市场有泡沫。 这句话说出来估计会被不少小伙伴喷,但是老书觉得就算被喷也得说,因为要是担心被喷就不写的话那也就没有写文章的必要了。有泡沫并不代表就一定会破,有泡沫和泡沫破裂是两码事,而且可能是永远没有联系的两件事。按照股市的逻辑来分析楼市,那现在楼市是估值有点偏高。我们都知道股市中的热门板块估值都不低,比如医药、医美、新能源、科技等,有的个股市盈率都上百倍甚至几百倍,但这并不妨碍股价继续创新高。楼市也是一样,有的城市房价已经大几万甚至十几万一平方,但这并不影响房价继续涨。

再者就是 是泡沫就有破裂的可能。树不能长到天上去,牵着的狗就算再往前跑也无法挣脱绳子的束缚,不借助外力跳得再高终究也得回到地面。看到这里,可能小伙伴会有疑惑了:老书你在刚才不是还说有泡沫和泡沫破裂是两码事,那为什么现在又会是泡沫就有破裂的可能性呢?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如果泡沫再大都不破的话,那大家就不会再顾忌泡沫的危害,最后的结果就是泡沫破裂一地鸡毛。老书在第二点说有泡沫和泡沫破裂没有关系是因为在他们中间还有解决的措施,比如采取某些手段延缓泡沫的增长过年挤一点泡沫,又或者用高增长来化解等等,具体的方法任首席已经提到了,这里老书就不再重复。

最后 还是那个当前该不该买房,还能不能买房的问题。老书的建议还是刚需尽早买,因为目前不管是行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都不是太友好;投资则要谨慎,因为性价比不高,并不是当前最好的投资选择;如果非要买,那首选二线以上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子,三线以下城市的房产尽量别在碰。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