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贝壳、链家的创始人左晖死于肺癌。
这几天我在网上看缅怀他的文章,看得都快吐了。
左晖到底做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一个普通小老百姓只看到自从链家那一套做大做强以后,你就很难在网络上找到真实的房东房源了。
刷抖音的时候,经常看到各路中介振振有词的要求那些只跟他看过一次房的买房者,支付几十万的中介费。
一切似乎都那么理所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夏天了,本来毛都掉得差不多了,再这样薅几下,都给薅秃了。
地产从业者大约都很感谢左晖,因为他带领着自己打了鸡血的中介大军,将房价、房租挨个炒上去了,这为很多想哄抬房价的利益相关方跟进提供了理所当然的证据——看看贝壳上真实房源都那价格!
其实把房价炒高了,最后连开发商都没好处,你还别不信。
今天到处都在刷某大地产公司开出来的商票到期不能支付,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谣言。但不正是因为房价涨得过高过快,管理层给地产商开了个三道红线,为了怕银行不跟政策,还给银行也来了两道红线。
倘若没有左一道右一道红线的控制,老板们至于动不动就在各路小道消息里“被破产”了吗?
要知道地产公司玩的是重资产的套路,除非几个小富即安型的,你但凡要在行业里干下去,赚再多钱它都会变成土地和房产,不动产到了交易的时候才知道,动起来真没有那么容易。
但中介们玩的是轻资产的套路,底层小中介们跟外卖小哥们是一个情况,人家玩的是人海战术,都算是外包派遣工。
正如某团们垄断了外卖信息,它虽然没有开过一家餐厅,但等于势力范围所及的餐饮业老板都在给它打工。而链家和贝壳结成庞大的信息网,用天量的人力蠕虫式攻陷了所有业主单独发布真实自有房产信息的平台,最后大家惊喜的发现,握草,只有在贝壳上才能看到所谓的真实消息!
我就想问了,平时我胡说八道,被转发了500次,都算造谣,那么中介们随意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为啥没有人能管?
明明是各方面管理的失误,为什么最后变成贝壳拯救了业界?
贝壳从前是打着只收客户佣金的名义,再叠加人海蠕虫策略设法垄断了所谓“真实”房源信息,成系统的在业主和租房、买房客之间制造信息壁垒,然后他们就能利用垄断地位给你提供“信息服务”。
2017年一度炒得很热的长租公寓,别以为只有蛋壳下场,蛋壳最后是鸡飞蛋打,但在这个行业暴力扩张的时候,广大的租房客有没有感受到一波房租暴涨的压迫感?
这位胡先生当年心直口快,直接就点出了长租公寓那种搞法哄抬房屋租金,最后迟早要弄出大事。
这让已经成为业界巨头的左晖非常不满,直接给我爱我家老板打了招呼,让他管管胡景晖,否则自己就要下场管了。
当时链家自己推的是自如公寓。
去年蛋壳暴雷的时候,大约自如的房东们也遭遇到了一波暴击,被动接受降租,你敢反抗?等着大资本请的讼棍团RUA吧!
结果呢?青年们不仅喜迎长租公寓的各种金融套路,还收获了更高的租金,业主降租跟自如们无瓜,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算是阿弥陀佛了。
自如大量使用劣质装修建材,不是还闹出了一个阿里P7白血病吗?
阿里的P7在普通人看来也算是所谓超越了阶层吧,但正如被制造出的中产错觉,真的遇到事,你真得承认自己是普通人,资本随便就能实施降维打击,甚至你都无法证明自己的白血病跟这个见鬼的甲醛房有直接关系,死了不就白死了?
我们常说,资本之所以可怕,倒不是资本这玩意能直接把你怎样了,但资本能巧妙的利用人性的弱点,找到最好的寄主,他自己成了资本人格化的代言人,为了让资本继续茁壮生长,干出了很多大事。
于是资本市场会设法颁奖,普通人的健康、金钱乃至生命只不过是正常投喂品,这是所谓发展道路上的必然牺牲品。
请问,为什么大家要忍受牺牲,为的是让左晖先生拥有2200亿身家,当上中国地产业的首富吗?
*****
这个城市乃至这个行业,有链家和没有链家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看到的是,行业依旧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消费者的居住服务体验并不美好。
据说上面是左晖先生朋友圈里三年前最后一次转发文章里的一段话,那时候蛋壳还没有暴雷,消费者的居住体验虽然不够好,但在资本们一拥而上下场之前,起码还能负担得起。
市场是有很多黑中介、黑房东,但是再黑也不过就是黑点押金罢了,不至于忽悠年轻人为了有个安身之处,稀里糊涂就背上了套路贷。
去年蛋壳暴雷的时候,自如站出来站在业主们的角度发公开信。
当然,这里有精妙的市场营销计算:
第一可以踩对手长租公寓们,然消费者知道,没选择自如后果多可怕;
第二可以巴结拥有资产的房东们,消费者本来就有那么多,服务好坏,有需求了挡都挡不住人家过来找房子,但房东们可以选择拒绝租给别人做长租公寓,哪怕是便宜点租给个人都省的麻烦,但这时候自如跳出来维护业主,表明自己的立场,这不就捞到加分项?
说到底,市场上的轻资产中介平台,总要依靠重资产的资产端来吸血,谁是金主爸爸,还用选吗?
资本永远利益最大化,但这个利益里只有它自己的利益。
在华尔街资本的加持之下,链家贝壳系统几乎等于是一桶江湖,再没有一个能打的对手了。
这时候,业主也成了被收割的对象。
以前买卖房子,是只有买家出2个点佣金,现在是买家两个点卖家一个点,商务公寓之类的还得再多加钱。
你以为这样就算了?做梦!
服务过程里各种小刀割肉,各种零碎的收费,有些品类你不接受服务都不行,会有各种套路PUA,搞得买卖双方无比难受。
经常有人说,屠龙少年变成恶龙,来感叹那些创业的平台为啥变成那样。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所谓的屠龙少年无非就是你的一厢情愿?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暴富靠的都是杠杆,杠杆放大各种收益端,只有像恶龙一样,对地盘霸占得死死的,才有施展大杠杆的魔力。
人家喊了一句悔创阿里,我不爱钱你们就信以为真。
真不爱钱为啥不把蚂蚁金服搞成完全公益性质的?
人家无非就是想过来大捞一笔,人都不傻,在充分竞争,信息透明的情况下,你觉得能获得额外利润吗?没这个额外利润哪里来的额外杠杆?没有额外杠杆哪里能撬动许多首富?
人家心心念念的都是平台,然后假借平台的名义实施垄断。
直到患了癌症都不放弃,还想着用平台改善整个行业,恨不得“服务”所有的消费者。
我看到很多中介缅怀左先生,老实说,我要是也做中介我也缅怀他,为什么呢?他耗尽心血,甚至为此英年早逝,终于建立了自己中介平台的话语权,他凭着自己的能力把中介费用拔高了一大截,无论买卖双方都逃不过一刀放血。
现在大城市里随便一套房就是大几百万,佣金一下子就要付那么多,还有零零碎碎的其他“服务收费”,当然,我们的人均收入被平均了,看起来也不少,但即便是在高收入的深圳,有多少人一个月的收入能承担得起哪怕是最低一套房的佣金?
但有很多年纪轻轻,运气不错的中介通过左先生的平台,得以年入百万。
凭什么不缅怀他?就是跪下来披麻戴孝我觉得那都是他们应该的。
但我们这些非从业人员,被拿来当放杠杆支架的“消费者”要是脑壳子不利索,竟然也加入到哭天抹泪的群体里,怕是自己忘了自己是谁。
当社会大量财富都流入到各种平台和中介手中,你觉得这种社会经济结构是正常的吗?
今年北京控房价,有关单位第一个就喊链家去谈话,为什么?干嘛不找别人?这不明摆着,人家已经拥有了绝对的市场优势。
为什么链家可以自己制定价格规范?为什么左晖甚至都可以发信号让竞争对手管自己的员工?
胡景晖有说错吗?有污蔑谁吗?后来一切后果不是一一应验了?
假如左晖连这点利害关系都看不出来,那么他那个水平也够敲的了,假如他早已看清了一切,依旧不惜利用行业地位还要往死里作恶,那他又是什么东西?
这不是垄断是什么?
我估计今天的文章肯定会有人投诉,利益相关方太多了。
我以前做金融掮客的时候,看到大家收中介费收的太狠了,总觉得这样做迟早药丸,因为你的付出跟收入是不对等的,你的存在没有为社会增加什么有利的价值,反倒是让社会交易成本增加了太多,迟早会被收拾的。
少赚钱反而是行业能长期经营下去唯一的办法,我真不是针对谁。
前一段时间,我跟大家说,学区房不要搞了,大宗不要盲目做多,因为很多东西暴涨背后有人获利,但对社会整体发展已经产生了隐忧,宏观调控的手很快就会甩过来。
今年为什么着重讲反垄断?还不是最后搞成全社会都变成了垄断群体的打工人了?
大家勒紧裤腰带,供养出一群首富?还要不要促消费,搞经济转型了?
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劝业内人士们别总想的太美了。
老铁们:
记得点一下“赞”和“在看”
关注我们的防失联备用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