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人口总量方面,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教育资源严重不公平:北京、天津、上海上学率最高
先看十万人里面受大学教育的人。超过20%的省妇女只有三个,分别是北京、天津和上海。北京最令人发指,竟然高达41980人。
而我大河南只有11744人。要知道,单论高考成绩,去年其他省份的状元在河南也就排两百多名啊。
人人生而平等,没有哪个区域的人就比别的地方人笨。河南一亿人,一所985都没有,211只有一个,像是后娘养大的孩子一样。
当然,其他兄弟省份比例也不高。
不是人笨,也不是人穷。
因为这些区域,供孩子上高中总是供的起的。
核心问题,是资源分配的问题。
以北京为例。
北京的教育资源有多好?
北京是我国大学数量最多的城市,也是拥有985/211大学数量最多的城市。这不仅是数量多,而且质量也高啊。
北京一共拥有26所211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这其中有8所是985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评选中,北京的8所985大学全部入选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名单
当河南的孩子因为五百多分考不上本科哭的时候,北京考五百多分的孩子已经在传授考上北大的经验。
图-各地区15岁以上受教育年限
当然,北京、天津、上海也不负众望。成功挤上15岁以上受教育年限的前三甲。
可你会说,这些城市创造价值大啊。
这可真未必哦。
连娃都不生,还创造啥价值。
不生娃的高学历城市,值得批评
看土地出生人口最低的几个城市。
除了东三省就是北京、天津和上海了。
东三省是人家老铁们都去海南了,或者四散天涯支援建设了。没人生娃,不能怪人家。
北京、天津、上海这些城市人口出生率极低。
这是干啥?
占着好地方不生娃?
知识创造价值,说没钱压力大。也说不过去啊。
唯一的解释,房价太高了,养娃成本也高。
于是两个985只能生出一个985了。
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国家的不幸。
总之又是房地产背锅了。
不生娃的人,都去炒房了
再看报告。
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
少这么多?为啥。新生人口不是增加了吗?
官方解读说:“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其实这个解释有点牵强,因为生育提高了(七普0-14岁人口增加三千多万咧)
在生育提高的前提下,讲年轻人婚后独居造成户均人口下降,是靠不住的。假设年轻人平均生两个孩子,一户就得是四个人口。以目前的0-14岁人口的增量,和户均俩娃是极为接近的。
所以户均人口下降的真相是,一人一户增多了。
年轻人在其他城市有了房子,有了户口之后,就是不结婚,一人一户才会大幅度拉低户均人数。
也许并不是不结婚,而是结婚离婚再结婚,总之,就是一人一户的人超多,才能把户均人口拉低。
为啥要一人一户,无非是炒房呗
为啥要炒房,也许背后依然有心酸的故事。
只能说,世间万象,众生皆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