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不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终于出来了!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会上通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
01.
人口流动趋势就是经济晴雨表
人口的流动趋势就像是一张经济的晴雨表,这一部分值得重点关注,因为跟我们买房想要获得的预期收益也会息息相关。
七普数据显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
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
先看东部地区,因为经济最发达,就业机会最多,人口流入也是最多的。
首先是广东增量最高,10年间大增2170万人,成人口迁徙的最大赢家,目前广东人口已达1.26亿,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全国2020年比2019年增长1172万人,广东一个省就增加了1080万人,基本上贡献了全国人口增长的90%以上。远远跑赢其他省市,一骑绝尘。
之前广东到2030年的目标是达到1.25亿人口,但这一人口目标提前十年就完成了。
广东人口流入的速度确实是让人瞠目。
(广东2017-2030年人口规划目标)
除了广东外,浙江、江苏,十年分别新增1014万、608万,山东增加573万,福建也增加了464万人。北京和上海作为直辖市,人口增量也不错,分别又228万、185万。
中部和东北地区,受东部地区人口吸虹影响,人口减少最为明显。
山西、内蒙古都在减少,湖南、湖北、江西作为劳动力人口输出大省,十年间人口增加都只有几十万。
东三省是最严重的,十年人口减少了1097万。黑龙江减的最多,占645万,按照省里公布的常住人口统计,2020年比2019年减少了565.5万,很恐怖的数据。
而西部地区以前是人口外流大省,但最近十年随着西部的崛起,人口有回流的迹象,广西、四川、重庆、贵州、新疆,十年间人口都增长了三四百万。陕西也增加了两百多万,西安最近两年是拼了命的抢人。
未来,人口聚集的效应还会越来越集中,人口往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02.
人口数据对房地产有什么深远影响呢?
都说房地产长期看人口,那人口数据对房地产有什么深远影响呢?
其一,只有人口流入的地方,房地产才安全。
因为房子始终是要人去住的,没有需求,房价是无论如何也长久不了的。
大家可以拿上面七普的数据作为参考,但这只是各个省份的大体走势,毕竟省份里面有多个城市,省会和地级市,县级市,明显能级是不一样的。
所以还要看城市的人口流入数据。
比如广东,虽然总量人口增加很快,但其实主要是流入了大湾区几个发达的城市,贫穷的粤东粤西粤北人口是持续流出。
湖南,过去十年人口增速并不算高,十年都只增加了74.4万,但是如果分城市来看的话,长沙这几年人口增幅都在20万以上,五年就有一百多万了,减少的是下面的各个地级市。
其二就是整体人口增速下滑后,导致城市之间也开始内卷起来了。
这么多年来,中国就是靠人口红利一直维持上面的平衡,即便一二三线城市不断虹吸地方的人口,但农村和县城和四五线城市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大体的平衡并没有被破坏。
也是由于人口红利,很多开发商深入四五线城市开拓市场,碧桂园甚至重仓四五线城市。
当时由于大量农民进城买房,加上棚改货币化,那些布局四五线城市的房企都赚的盆满钵满。
从成交量便可看出来,2017和2018年,三四线城市的新房成交比强于一线,但是2019年后,随着棚改退潮,三四线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一线城市明显超过了三四线,三四线有点后劲不足的迹象。
可是随着人口红利减少后,上面的平衡逐渐被破坏,农村的出生率也不如从前,人口外流现象严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至2018年五年间,有122个城市在这5年间出现了城区常住人口减少。
其中,吉林龙井市,广东揭阳市和湖北洪湖市,是人口减少超过50%的城市,揭阳市过去五年城区常住人口流失更是超过百万。
基本上四五线小县城都是人口净流出的,除此之外,他们还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难题。
人散财也散,房子自然不值钱。
随便举几几个例子:黑龙江的鹤岗、双鸭山;宁夏的石嘴山;陕西铜川等等……
这些地方的房子,砖头钱甚至比房子还贵……
没有了需求,市场再怎么煽风点火也很难火起来啊!
03.
在十年前,大连房价盖东莞一头,
现如今,东莞早就碾压大连。
我今天还看到了一张图片让我很惊讶。
在十年前,大连房价盖东莞一头,现如今,东莞早就碾压大连。
这背后,就是城市地位与经济人口的竞争力……
如果北方城市无法改变人口外流,产业落后的局面,房价将会和南方城市拉开更大的差距。
即便同样都是大城市,但未来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经济越发达,有人口流入的城市,以后房地产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而那些空有大城市壳子,人口却不断外流的地方,房地产的发展空间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