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全国各地的旅游市场迎来了不出意料的火爆甚至超乎想象的火爆,与之相反的是楼市,原本都作为黄金周楼市的看房小高潮,如今淡多旺少,数据更是惊悚!
一、调控力度和楼市热情呈反比,“想到了压力没想到压力这么大”。
据幸福里研究院监测数据,五一假期(5.1-5.5)期间,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普遍大幅下跌,其中北京同比下跌最为严重, 同比下跌77%,其次为上海环比下跌27%,深圳市场变化相对来说则较为温和,环比只下跌13%。
一线城市中只有广州市场好转,五一假期新房成交面积近13万方,环比大幅上涨132%
由此可见,过去多年“调控就是空调”甚至“越调控越买房”的所谓事实依据已经开始被实证质疑,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的调控、连续加重调控,对市场信心的打击已经显现,虽然部分人士还在嘴硬。
广州楼市在五一期间的“一线城市逆市上扬”行情,主要取决于在一线城市中,广州调控政策出台时间最晚,政策力度也较弱,但本次成为“五一超级楼市联赛冠军”之后,估计广州的调控也会做出相应跟进,节前东莞已经上演了“涨停板调控令”。
当然,也要客观理性看待一线城市在五一期间的“疲弱”,这是有多种诱因的合力所致:
1、去年五一都在家防疫,所以今年“外出”才是首选。
长城爆满、外滩爆满、西湖爆满、黄山爆满、小蛮腰爆满、张家界爆满,今年五一黄金周的旅游数据一定达到峰值,但这也是在“因为疫情旅游市场停滞了一年多之后的唯一一次触顶”,期间多少旅行社已经关门,所以楼市唱罢旅游登场抢了小长假的风头也很正常。
2、另有一组数据显示,黄金周最后一天的五五购物节,迎来了市场空前的追捧。
以上海近期举办的五五购物节为例,这项以“全程打折季”为主题,横跨五六两个月的活动参与商家线上超过52万家,线下超过10万家;
而市场反馈更加惊人:线下消费2846亿,线上消费2551亿,看起来只是上海的五五购物节,但也反应了一众消费者心情:楼市调控方向未名,及时行乐包括旅游和购物才是目前的眼球所向。
3、受2021年4月份对于学区房等政策影响,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再度开始积累。
二、二线城市的黄金周数据有分化,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以三个指标型的二线城市黄金周楼市数据为例:
武汉新房成交套数1598套,同比大涨84.7%。
苏州,五一假期期间苏州新房成交521套,成交面积为4万平米,成交面积环比上涨59%。宁波成交面积不足7万方,同比下跌78%!
这个背后,也有值得归拢的潜在因素。
1、宁波市场最新受到住建部约谈和后续严厉的调控政策,市场热度短时间内被抑制!调控和市场热情,在背负了多年耳旁风笑话之后,终于露出威严和忌惮。
2、武汉的同比数据毫无价值(相信的购房者要去看医生),因为——去年五一,武汉是什么情况,大家心知肚明,所以所谓的报复性反弹经不起推敲。
3、倒是苏州作为“旅游城市”的背书,成就了一段兼容行情:外来人口可以旅游兼看房,苏州城市的魅力和发展有目共睹,当然也支撑了苏州——因城市而楼市的说服力。
总体而言,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之于楼市连白银也算不上,房住不炒大政之下的楼市调控精准性、连续性、韧性已经在购房者层面起到了清醒剂作用,观望情绪的蔓延加上对后市调控“不会停”的预期和忌惮,至少在五一期间买房没有成为最刚性假期安排。
一线城市怕被盯上,二线城市指望内卷,三四五六七八在五一期间不出意外迎来了返乡大潮,但没有楼市积极数据,可见返乡置业至少也没有全面应对期待。
五一楼市冷启动,至少算个开门黑,购房者要慎重,从业者更要洞悉购房者的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