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深圳房贷利率上调,到底利好谁?

买房利率又涨了。

5月6日获悉,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今日下发通知,为贯彻落实“房住不炒”,促进深圳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合理购房需求,深圳建行将于今日起调整房贷利率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LPR+45BP(相当于5.10%),二套房贷执行LPR+95BP(相当于5.60%),相比之前分别上调15BP和35BP;另外为了体现对中低收入人群购买保障性安居型商品房的支持,此次安居型商品房贷款利率维持不变,即执行LPR+30BP(相当于4.95%)。

1

涨利率和‘房住不炒’有什么关系?所有的加税政策,调控政策,都打着‘房住不炒’的旗号,口径统一,节奏规律,估计其他的银行上调利率的时候,也是打这旗号,仿佛正义之师出征一样。

其实我认为,这是对二手房的更加深度的锁仓行为,也是银行增加利润的事。所以这文件不是央行出,而是建行先出,其他银行跟进。

因为受伤的是买房客,对已经买的,压根不痛不痒,按揭合同签的上浮或者下浮多少,都不会变。2010年前买房的,当时房价便宜,后海也就三万多,贷款贷的少,绝大部分业主都是红本在手。对于2015年前买的,很多业主还享受着85折,9折的利率,想置换的,也会慎重考虑一下,因为卖掉以后再置换,这么低的利率再也找不着了。

所以这事儿和“房住不炒”有啥关系,我是想不通。

说房贷利率低的,不是无知,就是没安什么好心。

目前存款利率已经五年没涨了,100万放银行三年定存,每年利息27500,而目前100万的房贷,按照贷款30年等额本息,最新的LPR=4.95加上45个基点计算,30年下来要还款195.46万,年利息是31800。这仅仅是房贷利息,银行赚的就是存款贷款的利息差。

美国不同地区不同房产项目的房贷利率可能存在差异,但大多在2%~3%。目前香港地区按揭贷款利率约2.15%~2.25%,一些银行对贵宾客户推出的利率更低。

2

调控,调的都是没买房的,对已经有房的提高买房门槛,降低二手房流通率,进行锁仓,这不是降房价,这是保房价,敦促大家买房啊!

之前我的文章写过,【调控】是对楼市的托底,不让房价下降。深圳全市住宅套数合计1200万套,其中有“红本”合法产权的商品房是200万套占比20%不到。另外城中村农民房有600万套,占比50%多。其他包括政策安居房单位自建房工业区宿舍其他小产权房合计有400万套占比30%。那么通过限售,限购,限贷,参考价,加税等手段,提高二手房的交易难度,限制买家的同时,把卖家也限制了,想置换的置换不了,想卖的不愿意卖了,每年仅仅提供4-5万套的一手商品房供应,这不能看做降房价的手段,反而是对房价的托底。

现在限售,限购,限贷,参考价,加税都用了,加息也上了。

上涨下跌本来就是市场规律,纵观整个市场,凡是不调控的,都涨不起来,比如说公寓,商铺,写字楼,到了一定程度,价值释放完了,自然而然就跌了,这个才是真正的市场规则。

3

说到公寓,现在很多人买不了商品房,买不了小产权,手里有闲钱就想买个公寓。

我不是说公寓不能买,只是目前深圳市场上的公寓,价值和价格都不太相符。以深圳目前的租金,福田区一套300万的公寓,月租算高一点,按照5000,就算一年12个月没有空置期,年租60000,还跑不赢银行定存利率。不涨价的情况下,就得亏利息,亏装修费。目前整个深圳地铁开通越来越多,人流慢慢分散到关外区域,市区都租金已经几年没涨了,这也是蛋壳暴雷的原因之一,二房东这几年生意都不怎么样。

公寓投资,相对来说,从2015年以后,是很难赚到钱的,偶尔有个别稀缺产品有一些上涨,但是涨幅相对住宅来说,还是差太远。不涨价的情况下,靠租金来获取回报,还不如买点理财。

再说说商铺,商铺是一种高度“易受攻击”的资产。商业业态的轻微变化,电商的崛起,消费者口味的癖好。 对于商铺,尤其是高价商铺,是极其极其容易遭受攻击的。价值非常非常容易被毁灭。比如说东门,华强北,曾经天价铺,天价转让费层出不穷,确实是一铺旺了一代人。可如今海岸城,万象城,cocopark,万达广场这些大型商业的崛起,商业的发展有多快?现在去东门,华强北逛街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所以商铺的投资,也需要谨慎,并不是什么铺都值得买,因为变化往往比计划更快。

4

还是回到利率这个话题。

对有房的不痛不痒,对无房的又是个收割。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