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楼市艰难时刻,投资客如何突围?

很多投资客和我反应,今年是做房产投资最艰难的一年,有些资深投资客甚至游山玩水去了。

我个人最大的体会,从今年开始,房产投资不再是全民皆可参予的游戏,中小投资客迅速出局,内卷化在快速加剧。

如果做一个类比,楼市投资的生态环境以前就像一个海洋,海里游弋着大鱼,小鱼、小虾和各类浮游生物,大家各取所需,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生物链。

但从房产投资这个链条全面收紧之后,小鱼和小虾的容身之地变的越来越小。

它们或者主动离开,或者被吃掉,这个海洋最终会变成只有大鱼和巨鲸能生存的海底世界。

这次链条的收紧,和以前的收紧方式不同,以前始于调控,这次始于信贷。

信贷收紧和政策调控不同,调控在明处,政策一是一二是二,清清楚楚一刀切。信贷在暗处,绳子慢慢收紧,等投资客发现情况不对时已经进退不能。

今年1月,广州信贷突然收紧,外地流水不认,首付严查,黄埔南沙的投资客叫苦连天。

今年2月,深圳的208调控,表面制定的是指导价,实则调高了首付,降低了贷款额度,真正调的是信贷,4月初对深房理的打击,打击全款抵押,清查违规放贷,进一步收紧了信贷链条。

今年3月,佛山大热,调控政策没出,信贷已全面收紧,首付严查,按揭审批困难,对外地投资客极不友好。

信贷的收紧,实质上等于国家卡住了炒房的源头—资金。想炒房赚钱可以,用自己的钱去炒,不要再幻想用银行的钱来加自己的杠杆。对不少投资客来说,收紧信贷等于被扼住了喉咙。

除了信贷全面收紧,还有一点不同,这次不是先涨后调,而是未涨先调,哪个城市刚有热起来的苗头,住建部立刻约谈。

4月8日,住建部约谈了广州、东莞、合肥、宁波和南通五城。

约谈之后,4月16日宁波调控,4月11日和29日东莞两次出台调控政策,4月21日广州调控加码,4月22日南通出台调控,剩下一个合肥4月6号已出台调控政策。

调控被提到了政治站位的高度之后,很多城市不敢再玩表面调控、暗地助推那一套,都怕被约谈,都开始实打实地表忠心表态度,调控不敢再玩虚的,也不敢再打政策擦边球。

信贷收紧加地方政府的调控迅速跟进之后,对习惯全国各地游走,哪儿有洼地往哪儿钻,哪里政策宽松往哪里去的投资客来说,简直是戴上了紧箍咒,不要说并发,首付贷等黑科技,想通过自有资金买套房都很困难。房产投资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hard模式。

买房变的空前困难之后,本该选择等待和观望,可今年偏偏又是二线的好年景,二线城市的入场信号此起彼伏。

武汉楼市年后热度高涨,光谷涨了30-40%,

佛山千灯湖二手房比年前涨了至少20%,北滘新盘全部站上三万。

泉州4月份的二手房均价,已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8%。

4月28、29号的重庆土拍,46块土地全部拍出,平均溢价率44%,最高溢价率130%,拍地之后大批开发商封盘不卖酝酿涨价,有人在喊抄底重庆。

四年没涨的郑州终于有了热起来的迹象。

所有表象综合在一起,导致当下的市场相当魔幻。

一面是看似遍地都是的城市机遇,一面是信贷和调控的全面封堵;

一面是大幅收紧进入楼市的资金,一面是政府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

一面是国内楼市暗流涌动,热钱被四处围堵,一面是澳加英韩这些多年不涨的国家,房价都开始神奇地大涨了。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形势,普通投资客该如何应对,当前究竟该等待观望还是迅速行动,如果行动,又该如何行动?

在分化严重、选筹困难、政策封堵的新形势下,原先的投资理念肯定是行不通了,如果还按惯有模式去操作,恐怕难逃小鱼小虾的命运。

如何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又如何在全新的赛道重新出发?

今晚七点半,我在破竹会做一场直播,梳理清楚当前复杂的形势,并给出调整和应对的策略,教大家在楼市投资严重内卷化的今天,如何突出重围,最终胜出。

今晚七点半,破竹直播间不见不散。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