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有房的人看似比没有房的人生活要好一些,然而这并不是绝对的!
有三种情况买房后,生活也有难处!
第一种,买房靠自己
不靠父母家人补贴,单纯靠自己攒首付,承担月供,首先要肯定这些人真的很厉害。
如果是社会精英,高收入群体,还款能力强,压力就会少一点。
但如果是一般打工人省吃俭用攒下的买房钱,即使买了房子,月供压力还是很大,很多人买了房子后的真实状态是平日不敢大吃大喝,好几年都不逛商场买衣服,只有周末节假日才能改善一下生活!
如果再有孩子,要养孩子,考虑上学,压力会更大,比如在北京,两个人4万的收入生活也会比较吃紧,无论什么行业都一样。
这里要特别提一句互联网行业,很多人觉得互联网行业赚得多,前几年互联网风头正旺,确实比别的行业要好赚钱,但是这两年互联网行业大不如前,风口早就过去了,不要说视频,直播是风口,这两个东西现在也需要大量烧钱才能有效果!
各个互联网公司的岗位基本饱和,也没有太多新的赛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互联网人的好日子也缩水,早前那批真的赚到了,但是后来者就未必了。
特别是程序员一类的岗位,如果能熬到管理岗,未来的生活相对有保障一些,但是管理岗就那么多,肯定有人上不去,职位上不去,工资就上不去,不仅上不去,还可能因为年龄大,体力跟不上未来面临失业的问题,这个不是危言耸听,是现在这个行业的现状。
我身边也有互联网行业做市场的朋友,她也有资源,但是满意的工作一样不好找,找工作是一个双方选择的过程,用人单位可能看重你,但是预算有限的条件下,只能给你这么高的工资,但这个工资达不到你的预期,无法承担比较重的家庭负担,月供还款压力大,这时这个低收入的工作你选还是不选都是个问题!
第二种,买房靠家人
在大城市买一套房子,一部分人是卖了老家的房子,父母不说砸锅卖铁吧,也是举全家之力,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够了首付,买上了房子,但买上了房子只是个开始,借钱要还,房贷要还。
有的父母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来到大城市跟儿女一起,有的全家4-5口人一起住在大城市这套来之不易的房子里,有的给父母租下小区附近的房子,让父母帮忙照顾孩子。
这种情况如果家庭能其乐融融,气氛和谐,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了点,但是终于在大城市安家了,也算是值了!
一旦家庭气氛不好,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不断积攒,婆媳矛盾,双方家长的矛盾,升级爆发,最后矛盾的根源落在了房子上面,如果再能冷静下来思考一下,问题还能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那么大城市这套房子作为财产成为两家人对簿公堂争夺的焦点了。
所以你说真要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大城市买房子体验能好吗?
第三种,中层次家庭的担忧
买房不是太难的问题,首付有,月供也能还得起,买房后生活品质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有两件事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一是房价的涨跌,二是买到的房子能不能上附近的优质学校。一旦这两个事情达不到预期的需求,他们的心态就崩了,马上放下平日的斯文,不是去散步,就是当键盘侠,表达对现状的不满,说到底,还是触碰到了他们利益。
而这种买房后看似稳固的生活,其实也是暗藏“危机”,但这“危机”并不全是社会造成的。
第四种,买房不过是一种消费
与前面三种截然相反,不差钱的有钱人(至少资产在5000w以上),在大城市买房子不过就是一个消费品,大多数都是凭着喜好来的,并不太看重房价的涨跌,比如有一个朋友,前几年东南沿海一个城市房价最高的时候全款买了一套房子,现在这个地方房价跌得比较多,他的房子当然也跌了,但他根本不太在意这个房子的跌多少,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收益可比房子涨幅高太多了!
所以,除了不差钱的有钱人,大多数普通家庭买房后的生活并不是都是令人羡慕的,每个家庭买房后感受也是冷暖自知,没有统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