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日照新的购房群体涌现,“抄底”还是“接盘”?这三点可以分析

很多人对日照的高房价深恶痛绝,在质疑和吐槽中的楼市,一直坚挺而又攀升。人们质疑和议论的焦点有以下几条:一是房价高工资低,职工月收入3000-4000元的薪酬,却支撑动辄上万月的房价,怕是高处不胜寒;二是,日照人口总量少,未来的人口是否能够支持如此高的房价?三是高铁和轨道交通成为交通网络,人口虹吸现象明显,会增加人口外流,对楼市是较大的利空,房价就会下跌等。

当前“房住不炒”的情况下,人口总量300万左右的四线城市,5月份二手房均价达到10240元/平方米。在全省处于一线楼市的位置,这些高价的房子都被谁买去了?这么高的房价是“陷阱”还是“馅饼”?

众所周知,日照楼市的购房人群比较复杂,而且,也很有特点。山海天海景别墅、洋房、多层楼房,多数被外地人购买。这些购买的人群有教授、学者、大城市的高收入群体。新市区学区房多数是本地常住人口,为了孩子上学而购买的高收入人群、单位团购和高收入的购房者。老城区和石臼老街多为本地普通收入的群体购买,而开发区、高新区、城西片区多数为工薪阶层和富裕的进城农民购买。现在,日照又出现一个新的购房群体,人数众多,资金雄厚,而且,对房价的影响不可忽视,这就是城市周边居民进城购房的群体。

自从2016年棚改开始,就有成千上万的棚改户拿着大把的现金进城购房,导致2018年春天出现的一波行情,把日照房价成功地推高,从2018年1月份均价6946元/平方米,一直上涨至今年5月份的10240元/平方米,上涨3294元/平方米,涨幅为47.42%,把日照房价推高到省内前五的水平。现在虽然货币化棚改已经结束,但是周边的农民却因为城市的扩容和发展带来的机遇,成为富裕的村民,他们进城买房就是因为手里有钱。这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功地托住了二手房房价的“底”。

204国道以东的区域到海边,基本上已经成功开发或者被星罗棋布的工厂所占用。从岚山港口码头、精钢基地、到开发区、然后主城区以北的活力区内到高新区等。这些区域的农村多数已经拆迁或者正在拆迁,除了村集体每年丰厚的福利以外,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一份工作,比起在工厂工作的外地人,他们有双份的收入。

正如棚改一样,这些富裕的农民拿着现金进主城区买楼,购买好的学区房,或者位置比较好的二手房。让本该回落的房价,遇到强大的支撑。很多业内人士也看不懂了,这些人当前买楼,是“抄底”还是在高位“接盘”?从以下三点分析,就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买楼。

第一,首付款比例高,很多人是全款买楼

从去年开始,开发区土拍就十分火爆,而且,成功开发的楼盘销售很旺,曾经在日照各区域的新房销售名单上位居榜首。这个区域的房价在4999-10000元/平方米,适合刚需的低收入群体购买。老城区成功开发了几个低价的楼盘,均价在7130-9000元/平方米,高新区的房价普遍较低,均价在8500元/平方米左右。这些区域的房子,多数被工薪阶层和西部和周边进城的农民购买。农民由于对收入的不确定性和对利率支出的担心,多数人会加大首付比例,更多的人喜欢全款买房。

第二,购买价格低、人气旺的二手房

老城区、石臼街道的二手房颇受进城农民的欢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积蓄和收入来确定购买总价多少的房子。老城区以前单位的房改房和2000年之后建设的商品房,很多被进城的农民购买。这些房子有的已经旧城改造,如正阳路以东、政府前的某些小区。还有的在太阳城市场周边、丹阳两边、海曲公园附近,以及石臼黄海一路以北的老旧小区。这些区域的总房价在60-90万元,周边有超市、医院、菜市场、公交车站等,人气很旺,生活也十分方便。

第三,有失地保险,帮助孩子在城里购买

近几年农民进城买房的原因,是因为收入高而且有失地保险,没有后顾之忧,还可以帮助孩子们还贷款。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后代能够受到好的教育,帮助孩子买到学区房,能够和城里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受到良好的教育。60岁以上的居民,还从事着正常的工作,每年还有几万元的失地保险金,他们的收入帮助孩子在城里买房,是没有困难的。

农民进城买房有着最质朴的愿望,就是让孩子早日结婚或者让孙子上好的学校。他们不关心未来房价的走势,只要是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买房为了居住。从客观上对房价的下跌起了支撑作用。他们不懂“抄底”和“接盘”的观念,是真正的“刚需”,所以,房价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