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4月29日两天,一场吸引全重庆人民关注的楼市“盛宴”正式拉开帷幕,54家房企争夺46宗土地,现场十分激烈。
本轮拿地前三名出炉,分别是融创摘得8块,龙湖摘得5块,金科摘得3块。
首日共拍出24宗地,成交金额合计为416.8亿元,其中北区和西区是当日的热点区域,由“中字头”企业打头阵,当天也产生了最高溢价率的土地,大渡口也迎来了龙湖,一波又一波的消息不断刺激着所有人的神经。在土拍的第二日,重庆楼市楼面价来到了15307元/平米,北区依旧是房企们关注的重点。截至发稿时间,重庆土地“两集中”首次拍地已经正式落下帷幕,有人欢喜有人忧,通过本次拍地的结果也能分析出重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楼市风向。
无流拍,高成交
重庆的城市价值受到资本重视
本次土拍恰逢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第四级”定位战略之后,重庆因此驶入城市发展快车道,房地产市场资本也聚焦到了重庆本次土拍上来。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土拍中,46宗地没有一宗流拍。就在前几天的广州白云区,都有土地流拍的现象,这也侧面印证了地产资本对重庆市场和城市未来的发展都很看好。
“重庆向西”信号明显,西区热度直赶北区
本次土拍给人印象最深的不得不说是西区,纵观重庆近几年土地市场,离“破万”还有一些距离,更不用说能“高攀”上北区的热度。
但是这一次土拍,西区(重庆高新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总共推出12宗地,其中西永共推出7宗地,6宗成交楼面价超11500元/平米,破万宗数与北区一样,有企业更是豪掷65.6亿元,强势入驻大渡口区,这些都在传递一种信号:重庆向西,前景可期!
有业内人士称:“这些参与拍地的企业对于城市发展的脉络都门清,一个区域不会无缘无故的火起来。这次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信号给了重庆向西的一针强心剂,大家都很看好西区的未来前景,谁都愿意站在时代的风口发财,这些企业都已经在重庆向北发展时期尝到了甜头的,自然就扎堆进入西区了。”
(资料图片/牟哥美摄)
“二八定律”出现在楼市,资源向大企业聚拢
从土拍一开始,国企央企的“豪横”就显露出来了。在开拍首日,中铁建拔得头筹,中交紧随其后夺下两宗,下午招商蛇口鏖战数轮最终摘得心仪地块。
在第二日,融创先声夺地,中海拿下渝北区观音桥组团C20-1这块明星地块,华宇也不甘示弱。拉通整个拍地的数据来看,优质的地块几乎都被头部企业收入囊中,其余规模稍小的房企只能瓜分其余地块。
对此,有业内人士解释道:“集中供地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房企们的一种测验,对于有资金实力的国企央企和大开发商更有利,中小开发商机会就更小了。”
本次拍地的规则中有一条就是对于溢价率低于50%的地块,付款周期为90天,高于50%的,仅30天。这对于房企而言,如果想拍下优质地块,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在短期内拿出足够的钱。
这也是导致大型企业和国企央企更有机会夺下优质地块的原因之一。业内人士还称:“大开发商都会有铺排计划,都是根据战略拿地的,时间一长,这些中小开发商压力只会越来越大,特别是这一次没拿到地的,本来市场存量就不是很多,有的企业可能都没多少产品可以卖了,下一次拿地就是几个月以后了,加上建设周期,很有可能断档。”
溢价高?其实还好!
对于本次拍地的溢价情况,记者也采访了业内人士,他称:溢价其实还好,先不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就隔壁成都,同作为西南区域的双核心城市,重庆作为直辖市,房价只有成都一半,重庆的土地供应也在管控,2017-2018年没记错的话,供应量还在3000万方以上,2019-2020年大概在1500万方了,今年可能更少,并且据内部消息,后面两次供应的土地质量还没有这次好,这些头部企业肯定也知道一些风声,都愿意去竞争一下。并且重庆的后市其实是利好的,一是政策利好,二是重庆的发展空间很大,比起其他几座直辖市来说,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
(资料图片/牟哥美摄)
当然,还有另一种业内声音就是部分地块确实有点虚高,当时成交价一出来的时候,不少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凭撒子?
对于成渝双城价格差异的问题,有人猜测,国家要打造中国“第四级”,成都和重庆作为西南双叉戟,如果两个城市未来互通,成都超重庆太多,可能会影响成都,造成一边发展,另一边反而倒退,这肯定不是“第四级”该有局面,所以均衡不见得是件坏事。
本次拍地已经结束,虽然有每一块地都有了新的归属,部分地块溢价高,但还是希望摘得地块的房企们用心做好产品,给重庆带来更好的人居体验才是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