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太原又有几个典型项目赤裸裸的涨价了。
以煤气化板块为例,太原诺德逸宸云著二期开盘,价格攀到了1.3W精装,究其原因是新道街小学+山大附中的学区效应,再究其原因,是因为人家过往卖的并不差,2020年销售额10亿+,所以才有了涨价的底气。
综改区也有一个楼盘涨价了,就是正式售楼处开放之前就把一期卖个七七八八的中海寰宇时代,目前价格已经涨到了精装1.2W左右。
为什么涨价?因为卖的实在太好了,1季度就卖了7.5个亿,这种情况不涨价都不好意思了。
很多人都在骂太原楼盘为什么涨价,原因很简单:因为卖的好,因为有人捧场,这就形成了一边骂,一边买的奇观。
02
说到底,其实太原需求端的情况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差,很多你看起来不太行的项目其实看成交数据就会大吃一惊,但这两年价格一直被摁着是事实.
19年是回调,20年遭遇疫情,使得市场总是萎靡,以价换量成为常态。
我以前拍过一个视频,就写开发商涨价之心不死,其实站在开发商的角度并没有错,大家都在抗议房价高,但是没人看见地价也高,从这点来看,开发商着实当了一回背锅侠。
太原的地价也很有意思,公开的很少,一年一次公开拍卖,出来基本就是地王,其余都是非公开的,其中不少都是有合作方的。
合作方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存在,或者是本地房企,也可能是个人,除了基本的地价之外,这些企业或个人还要吞掉一些吓人的溢价,折算下来,地块的真实成交楼面价都要上一个台阶。
其实很多房企在拿地测算阶段售价就根本控不住,通常的结果就是销售阶段降价卖,有时候都不指望赚钱了,赔的少点就算了。
所以一有机会涨价就成了必选项,人家是做买卖的,又不是做慈善的,买卖全凭自愿,何来抱怨一说。
03
但是站在购房者的角度来看,我是真心希望房价能稳一些,再稳一些,因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买房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拿首付难,按月还贷同样难。
但这种情况只可能出现在市场惨淡、成交惨淡的情况下,一般只要销量上来,只要不是特别缺钱的企业,都会选择涨价的。
再加上政策环境促使,以太原为例,虽然名义限购,但无门槛落户直接冲破了限购的限制,年初的时候万柏林还以人才引进为名发放购房补贴。
说到底,完全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是没动力动真格打压房价的,只是不能明目张胆煽风点火罢了。
其实现在来看,今年太原几个热点板块房价上涨是肯定的,因为需求端太给力了,尤其还有以贝壳为首的分销在背后推波助澜。
我们有很多理由怀疑是ZF或者KFS涨价之心不死,但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我们切实的居住需求也在推动房价上涨。
所以就又回到了文章开头的问题:是谁助推了太原房价的上涨?
不好意思,是我们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