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刚需购房需满足35周岁以下”?新规一出,网友沸腾了…

欢迎关注“安安聊商业”~

01

购房新政涉“年龄歧视”

4月初,某省会城市发布购房新规,其中一条规定“符合刚需购房者的条件须满足35周岁以下”,引发网友热议——

“难道买房也要开始年龄歧视了吗?”

“没想到有一天,连刚需买房资格也卡在了35岁”

“太可笑了,用年龄来划定是否刚需”

……

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咨询:

“很高兴政府能够看到群众的呼声出台房产新政,但我看到刚需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而我们刚好在这个年龄线上,我们农村出身,一直秉承依靠自己力量买房,正在我们攒够了首付买房之际,房价大涨或全款,期望新政出台,新房价格低些,其他刚需条件我们都符合唯独因为年龄被限制了。

试问有多少人不掏空家人钱包能早早买上房?……望领导们三思。”

对于网友咨询,官方的回应有些避重就轻,并未解释为何会用35岁年龄来划定购房刚需标准,只是进一步确认35岁以下享刚需购房资格、35岁以上只能参加普通购房者摇号购房。

25日晚,新华每日电讯对“刚需35岁限制”事件评论道:

制定公共政策应保障基本公平,展现出对人群的无差别待遇。将买房资格与年龄条件特别是“35岁”捆绑,将加剧社会“35岁+人群沦为人力成本”的焦虑情绪。

“一刀切”地将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错误地将中高龄刚需人群纳入炒房对象,既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难以满足众多购房者的民生期待。

当前,该省会城市再一次回应表示,“必要时将对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

02

35岁+的刚需购房者大有人在

早前网上谣传中国平均购房年龄27岁,其实是不准确的。有报告研究表明我国购房者平均购房年龄平为33.2岁;而根据2020年安居客研究报告,超半数毕业生理想购房年龄是31-35岁。理想和现实的购房年龄均已徘徊在35岁边缘。

除住宅外,公寓等住房的购房者年龄也是30岁以上年龄为主。以深圳为例,2020年度,30-50岁的人群为购买商务公寓的主力人群,占比超六成,其中40-50岁的人群高于30-40岁的人群。作为一座经济发达、人均收入较高且以外来人口为主的一线城市,深圳的商务公寓购房情况很能体现独立购房人群的真实年龄结构,其结果和社会上“20-30岁年轻人更多购买商务公寓”的印象也并不一致。

总体来看,35岁+人群的购房需求旺盛,将住房刚需与否界定在35岁未免有些武断了。

03

“刚需35岁限制”的目的为何?

细究这一新政出台的背后原因,本是为了促进城市发展,抢夺35岁以下年轻化劳动力、减缓城市老龄化速度。

但是,在人口红利下降的时代,一座城市想要发展,真正要拼的是产业转型升级等扎实的“基本功”。

尤其是二三四线中小城市,在没有足够的竞争力与一线城市抢夺外来人才时,更要聚焦于本土人民的生活发展。举一些正面例子:部分地区专门打造“全年龄段”产业园,“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人,均可在园区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利用自己的双手增收。”这样才是既兼顾了各年龄段的利益、又促进了本地区产业发展。

安居客调查显示,年轻毕业生选择就业城市的主要考虑就业机会、经济实力、交通、物价等因素。这意味着,中小城市想要吸引年轻人的办法其实有不少,比如增加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型企业入驻、打造“网红产业基地”“新经济产业园”等创新型产业园促进就业、大力发展商务商业凝聚发展氛围等等。

一旦城市活力提升了,何愁年轻人们不会“主动奔赴”而来呢?

用“35岁以下”定义购房刚需并予以政策倾斜,以此吸引年轻化劳动力来支持城市发展,却伤害了35岁以上中年劳动力的平等权益,这种抢夺人口红利的方式是不符合当下社会现实和发展规律的,更似于一种倒行逆施。

楼市调控和城市转型均是任重道远,更应审慎而为。借用官媒的这句话,“不要用‘35岁歧视’去伤害城市劳动者的安居乐业的心,更不要走偏了城市发展之路。”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