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全国95%的城市开放落户,该如何整理手中的房产?

上周,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主要说了三件大事:

1、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2、城市落户政策要对租购房者同等对待,允许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3、推动具备条件的城市和都市圈内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累计互认。

2014年以来,我国按照城区常住人口数将城市分成了五个等级,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500万-10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之间的II型大城市;和低于100万的中小城市。

其中,超大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6座;

特大城市10座,分别是武汉、成都、东莞、南京、杭州、郑州、西安、沈阳、济南、青岛;

I型大城市14座,分别是哈尔滨、长春、大连、合肥、昆明、太原、长沙、苏州、南宁、乌鲁木齐、石家庄、厦门、宁波、福州。

也就是说,除了以上30座城市,我国将近700座城市中的大多数,都即将实行“落户零门槛”,其中不乏佛山、无锡、珠海等经济亮眼的城市。

算上前三档城市中此前已经宣布开放落户的石家庄、哈尔滨等,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能够自由落户了。

对此,《重点任务》中描述的愿景是: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等。

01.

洋房姐姐前天的文章中,讲了“人口越减少,资源越集中”的道理,说白了就是马太效应的一种体现。

全国大范围开放落户,短期来看对部分地区有一定带动作用,长期来看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分化。

我国城镇化的上半场是集中发展重点城市,资源过度集中的情况下,人口也往少数几个城市扎堆,造成当下一二线城市房价不断上涨的情况。

所以十四五规划中描绘的新城镇化,就是要发展小城市群,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在超大型、大型城市看不到落户希望的人才,能够退而求其次,为中小城市带来人口和消费,促进资源向中小城市流动。

但能够被带动的城市,也仅限于位于大城市周边或自身实力本就不错的中小城市。而对于那些对人才没有吸引力的城市,人口自由流动是一种灾难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