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业绩会上,以龙头房企领衔的多家房企均重点提到了多元化业务。
碧桂园首次表态机器人业务有信心明年实现盈利;万科着重提到了旗下城市更新业务;恒大表示,目前恒大正在走出房地产业的单一性,向着“多元产业+数字科技”完成转型。
房企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了“更名”上。2020年以来,世茂集团、禹洲集团、龙光集团均将企业名称“去地产化”,存量时代,显示出房企对于自身定位和发展策略转变的考量。
那么,经过几年探索,房企多元化进展如何?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截至4月12日),2020年,TOP50房企多元化发展呈现两极分化,其中,新城、龙光以及招商多元化收入占比均超20%,位列榜单前三。祥生、建发、中梁和远洋排名垫底,占比仅为百分之零点几。龙头房企尽管声量强劲,但碧万恒融,仅有融创比例超过了5%。
近四年表现“割裂”,新城控股位居榜首
和讯房产观察,TOP50房企,多元化收入占比与公司在房地产业的排名并无关系,在多元化收入占比前十的公司中,房地产业绩排名前十到四十名者均有出现。排名数据十分割裂,新城控股、龙光集团和招商蛇口组成了第一梯队,多元化收入占比超过20%;第二梯队为六家公司,多元化比例超过10%;其余多数企业为第三梯队,比例在10%以下,大部分房企的多元化收入比例在5%左右。
而同一梯队中,紧临企业收入占比差距并不明显,比如,第一名新城控股超过第二名龙光集团近6%,第三名招商蛇口超过第四名时代中国近6.5%,这是相邻排名中最大的百分比差距。而其他相邻公司的排名中多元化占比则十分相近,都在2%以内。
多元化收入占比,前三甲有何突出优势?首先,新城控股在于旗下商业地产吾悦广场发展迅速。2020年,在行业普遍承压情况下,新城控股商业运营总收入增长至57.21亿元,其中吾悦广场商业运营总收入增长至56.7亿元,超额完成55亿元租金的目标,同比上涨超过30%。
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晓松就曾强调,新城未来第3个15年发展的利润将主要来自于商业管理。
根据克而瑞数据,超九成房企布局了商业地产及运营板块。商业稳定的现金流、利润以及强抗周期性成为房企选择的主要原因。
招商蛇口得益于园区开发也实现了快速发展。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296.21亿元,同比增长32.71%,其中社区开发与运营业务实现收入1012.57亿元,同比增长19.75%;园区开发与运营业务实现收入282.30亿元,同比增长126.28%。增速明显,助力多元化快速发展。
事实上,时间线拉长到更长,开发商的多元化业务早已开始布局,但2017年-2019年中多元化也呈现了极端的两极分化。
2017年多元收入占比第一名为绿地比例为48.19%,第二名为中南建设比例为37.85%,两者相差近10%,而第三名为金茂比例为13.53%,差距更加明显。
2018年依然延续2017年的趋势,第一名绿地的比例上升到了53.7%,第二名中南建设为38.45%,第三名远洋为14.31%,梯队之间的门槛依然十分巨大。
2019年在数量上出现了变化,过去两年中第一梯队占比近百分之五十的公司只有一家,在2019年变为两家,除绿地外,新城控股多元化收入占比也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难掩多元收入占比较低事实
从2020年成绩单看,龙头房企多元化均有突破性。
像万科多元化增速已开始赶超地产业务。过去,万科主业增速放缓,甚至沦为个位数增速,一直备受质疑。但2020年,万科多元化增速超过了主业增速,这不失为一大惊喜。
数据显示,租赁住宅,万科旗下集中式长租公寓品牌泊寓2020年营收25.4亿元,同比增72.33%;物业服务,万物云营收182.04亿元,同比增27.36%;物流仓储,万科旗下万纬物流2020年管理项目营收18.7亿元,同比增37%。其中,高标库和冷库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9%和60%。相比之下,地产主业增速不及多元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