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骁哥的第529文章
都说这两年重庆向西很猛,到底有多猛?
看一组数据:
重庆每卖出10套房子,就有2套来自西永,重庆可是有几十个板块;2020年西永+大学城的成交套数总量更是超过了25000套,占了接近30%的市场份额。
25000套什么概念呢?
苏州大家都知道,这个城市一年的销售套数大约就只有60000套。
这就是重庆向西的魔力和结果,干了近半个苏州。
01
这些年下来,西边已经集结了龙湖金科东原绿城融创万科等等品牌开发商,你叫得出来名字的都开始重仓。
而在这些开发商里,有一个让人意外和惊讶的开发商,你猜是谁?
华远。
前两天华远海蓝和光加推了大约130套房子,据说又卖得差不多了。
我找朋友要了一下华远海蓝和光的数据。
铭腾数据
好家伙,截止到3月底,他们总共推出了1082套房子,卖了1069套,只剩下13套房子。
这还是截止到3月底的数据,现在来看估计销售率已接近100%。
华远有点狂野,售房部基本没什么房子可以卖。
当然,也很生动的展现了重庆向西现在的火热。
02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会好奇,华远是谁?
华远地产的控股股东是华远集团,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全资企业,所以华远地产不仅是A股上市企业,强大的国有资本是它的后盾。
这种企业一般来说都有先天的土地资源和融资优势,所以华远目前已经稳健的发展了38年,截至到2020年底,华远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616.37亿,实现了连续性的增长。
华远初创于1983年,算是国内最早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之一 ,比万科还早5年,在行业内还有着“北华远,南万科”的名头,大概就能感知到华远的行业影响力。
最牛皮的是,因为华远在西单商业街改造任务中的贡献,北京市西单地区有4条街道以华远命名:华远街、华远北街、华远东街、华远西街。
2017年11月,华远以总价20.9亿元拿下李家沱地块,首次进入重庆,而后又相继开发了春风度、海蓝和光两个项目。
没想到,看起来似乎很低调的华远在销售业绩的表现上还不错。
清朝诗人赵翼有一首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开发商也是一样,华远开始在重庆房地产市场中崭露头角。
03
海蓝和光为啥卖得那么好?我总结了4个最重要的原因:
1)向西的热度
第一位的肯定是西区的势能,真的现在西区的发展可能谁也拦不住了。
无论是基础配套的进度、还是土拍的热度,都让人大跌眼镜。
2019年,在许多开发商不敢去西区拿地的时候,华远一口气斥资14.2亿元拿了两块土地,开发了现在的海蓝和光。
这是开发商的战略选择和前瞻性判断。
2)精准的定位
目前项目在售的是纯板式结构的1T2的真洋房,而市场上大部分竞争对手都是1T4的产品,竞争力一下就出来了。
这两天锐理数据统计了今年1-3月重庆洋房市场的区域情况:
大学城竟然超越了中央公园,这里面华远海蓝和光功不可没。
还有一种可能性:重庆西边的改善客户正在逐渐变多。
3)位置成熟
项目周边太成熟了,无论是商业、教育还是医疗、公园配套一应俱全,不需要花三五年等待,也不需要冒它发展不起来的风险。
尤其是教育。。。这个项目周边的教育配套从小学到初中都很优质。
4)沙区首个三星智慧社区
作为三星级的“智慧社区”,海蓝和光创造了“安全防范系统”、“公共设备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大社区app”组合而成的“5+1智慧社区体系”,共采用了智慧门禁、智慧停车等40余项智能化系统和100余项智能技术和产品。
然后于2019年7月,经过市住建委及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团,通过四个一级指标、四十多项二级指标的严苛标准评定,海蓝和光被评选为三星智慧社区,成为沙区的率先“吃螃蟹者”。
5)邻里互动平台—Hi 平台
这一点华远其实挺用心的,单独在社区架空层规划了大约180-200平米左右的空间来做这件事。
Hi平台是全国第一个在物业公司之外,由开发商单独成立的社区服务平台,着力于打造集邻里互动交流、兴趣爱好、亲子欢乐成长的社区服务平台。
而海蓝和光的物业服务是由金科物业提供,亦是项目的加分项。
最近频繁的出入西永,再来一张他们的实景图:
实拍图
是不是好像找不出他卖不好的理由?
结语:
其实我觉得华远在重庆一直比较低调,低调到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他;但是,这也一点都不影响海蓝和光这个楼盘卖得好。
所以,房子卖得好不好和开发商宣传的多少并不是完全绝对的关系,在好的产品面前这都不是事儿。
在这里有一个事情我觉得要给华远单独点个赞:
虽然这两年重庆供出来的土地控制了容积率,基本都在2以下,政府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居住品质。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绝大部分开发商并没有做“改善”的产品,1梯4户的洋房多不胜数,而华远选择了一梯两户的洋房,没有向市场妥协。
这一点让我很意外,也很佩服。
这在重庆并不多见,说明这家开发商有自己的坚守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