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银保监局进一步要求银行严查经营贷,这其中值得玩味。
一、这是对目前自查经营贷结果的不满意表现,确切地说当4月7日上海银保监局首次公布了阶段性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已发现123笔经营贷和消费贷涉嫌被挪用于房地产市场,共计3.39亿元。
该结果一出,明显有避重就轻之嫌,甚至部分从业人员表示,“3.39亿元违规资金”几乎可以算作是上海楼市的利好消息,因为变相证明上海的违规资金变道进入楼市现象轻如鸿毛。
坊间有玩笑,这个3.39亿“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侮辱的是包括购房者在内的受众智商,银行等相关方面消极对待的迹象十分明显,这才有了“一周之后的第二次发文要求严查”。
二、事实上,在3月中旬,上海地区的135家商业银行便已经完成了个人住房信贷管理专项自查工作。
自查发现的问题涵盖了贷款用途违规、向主体结构未封顶房屋发放房贷、首付款资金核实不审慎、贷后资料收集不完整等方面。
当时对引发楼市异动“居功至伟”的外场资金进入楼市问题,居然采取自查的方式,其结果当时已经注定,走过场的迹象非常明显,无非是“供认部分问题交换调查终止”,可能是“3.39亿”的数字太过扎眼,才有了这次的“发回重查&一查再查”,但依然采用自查的方式,那只能是挤牙膏,无非是下一次爆出的数据是否足以平息争议,所以如果说“查是真查”那么接下来就要彻底改变自查这种“道德式交代”!
三、虽然本次仍然是自查,但至少给予银行以及外场资金一个警示,即“可以反复查”当然也不排除“可能不再自查”,算是一记黄牌警告,至于这次自查的结果反馈,我们拭目以待。
四、从查经营贷的行为来看,调控走在打七寸的正确道路之上,但何时何地何种结果之下才打道回府,会是目前乃至下一阶段的核心问题。
事实上,2020年上海市新增加贷款6741.6亿元,比2019年多增了1131.7亿元。其中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加了1525.3亿元,同比增长41.5%!
这其中有无狸猫换太子?
从房价依然坚挺就可以看出端倪(2021年只过去了三分之一,上海的房价却仍然一路小跑,均价从2020年底的50097元/平米到2021年的50589元/平米),可见资金站在房企背后依然笃定依然嚣张。
综合以上,上海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也必须发动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N次的经营贷审查,只是从时间成本、结果导向的立场出发,尽快跨过自查这个秀场,才是尽快拉开大幕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