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区划分落地,有人欢喜有人愁
已经到了4月份,深圳学生位申请大战一触即发。
如果说近段时间最能挑动家长们神经的,必然是学区变动,尤其是高校。
招生范围变动带来的结果通常是,被划进以及被划出高校学区的业主同样彻夜难眠。
前者可能是因为兴奋,后者可能是沮丧。
4月7日,深圳外国语宝安学校公布招生范围,沙井海岸城、鸿荣源禧园等小区被划入,而此前被认为带深外预期的博林君瑞,并不在招生范围内。
学校利好来了,业主的反应更快。深外招生范围公布的第二天,鸿荣源禧园一套84㎡的房源,业主报价涨了300万。
海岸城纳入名校学区,业主们终于是妥妥吃下定心丸。
鸿荣源禧园——禧园业主获得意外之喜,升级深外宝安分校学区房,网传有二手房业主一夜涨价三百万。
博林君瑞——一直以为深外学区如探囊取物的博林君瑞,却和学区失之交臂,或是令众多业主彻夜难眠。
深圳外国语宝安学校学区范围,仅供参考
2
博林君瑞划不进深外?业主抗议!
博林君瑞居然没有划入深外宝安分校的学区,就在今天(4月12日),博林君瑞全体业主向相关部门呈上了他们的《意见书》。
图片截取自:博林君瑞业主《意见书》
博林君瑞业主的反对,主要有五点理由:
第一,就近入学:
博林君瑞、丽莎花都、桑达棕榈堡、万科星城距离深外宝安学校都在1公里范围内,但距离1.6公里的鸿荣源禧园却成功纳入,违背了就近入学原则;
第二,教育资源浪费:
博林君瑞所对应的学校——宝中第二外国语学校、上星学校、清平实验学校等缺口严重,但去年深外宝安分校却是供大于求;
第三,鸿荣源禧园划入不科学:
禧园是08年的小区,人口稳定学位需求固定,而且路途车流混杂,学生上学、放学相当危险;
第四,提倡大学区:
目前深圳只有宝安是实行分享学区制度,应该实行大学区积分制,给学区房降温;
第五,反对学区划分闭门造车:
博林君瑞就这样没有一丝丝心理预期,就被告知不是深外学区,业主们觉得一个星期的公示时间还是短了些,招生方案也没有听取群众意见。
说到底,业主们的意见其实就是:凭什么一夜之间错失深外?凭什么我们家离学校这么近,就不能划进深外学区?
博林君瑞的理由到底充分补充分呢?暂不作评价。
事实上,这不是博林君瑞第一次摇旗呐喊。去年5月份,博林君瑞业主也向相关部门请愿进入深外招生范围。
2020年博林君瑞业主《请愿书》
不过,请愿却被官方驳回,当时回复的内容是:深圳外国语宝安学校招生范围并未划定,今年招生对象暂定为万丰海岸城回迁户。
再看今年,博林君瑞业主的深外学位似乎是又没戏了……
3
博林君瑞业主急降价
就在今天(4月12日),中原上一套博林君瑞的房子在2天前降了价。至于降价幅度多少?无从探知。
图片截取自:深圳中原
这套89m 三室两厅房源还只是一套毛坯房,深圳毛坯房,有一定概率是出自炒家之手。
而仰仗着海岸城热度和一份被驳回的深外学区请愿书,博林君瑞走到了今天——从2018年的开盘价4万+/m 飙升到了2020年的7万+/m 。
近3个月沙井二手房成交价,图片截取自:中原地产
可以说,博林君瑞,已经是沙井最贵的房子了!
5
7W+去接盘博林君瑞的,会怎样?
2018年6月,博林君瑞备案88-162平3-5房,合计729套住宅,均价4.4万/平,单价区间4-4.67万/平,总价区间357-720万,套均总价429万。
当时,周边二手房大部分为4字头,因此4.4万/平的备案均价算是定价符合市场预期。由于新房限价略低于二手房价格加上新盘入市项目不多,博林君瑞顺势成为“日光盘”。
然而,项目自身亮点并非十分突出,加上距离地铁1.5公里以上、周边农民房堆积、缺乏大型商业、当时人气不足等,凭借着双11之后一轮普涨+旧改+深外宝安学区预期加持,一路从4字头炒作至接近8W的单价,涨幅达到80%+。
其主要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01、沙井商品房极度稀少,新天虹区域+老天虹区域总共可能不足20个项目,博林君瑞算上次新项目中一者。
02、近几年沙井本地做小生意群体购买商品房意识觉醒,加上媒体大肆宣扬房价涨幅,形成一定预期。
03、部分炒房客批量拿货、坐庄、暴力拉升,一味夸大概念性如大空港、深外宝安名校概念、万丰海岸城旧改概念等。
04、还一点是,2019年双11、2020年金三银四期间西部普涨性,恰逢交房阶段,期间交易活跃,造成恐慌性涨幅。
至于,那些7W+甚至8W接盘博林君瑞二手房的,会怎样?
大概率站岗。
01、交易成本大涨70%。例如,700万总价去接盘,首付3成即210万,月供2.6万,租金4000+,3年利息成本80W+买时税费/中介费20W,也就是800万是保本价,即单价9万保本。
2.8政策后博林君瑞二手指导价6万/平,首付3成购买,成本要去到360W,变相加了70%多。刚需购买力有限。
02、周边新房限价5万/平,二手房7W+,明眼人都会去打新。
03、现阶段,楼市预期已变,加上深外宝安学校学区没了,没炒作动力。
不是说它们不好,没有前景,而是被炒热了,价格被部分透支了
光明和沙井的未来,其实和龙岗中心城,盐田,罗湖一样,当配套成熟,规划落地,学位兑现,热度已过变成纯自住物业!
炒热度需谨慎!
房价的上涨终极逻辑,还是住房供应量,人口流入,和信贷杠杆,
所谓的规划,概念,配套,学位,只是我们择机购入时选择房子的一个理由,过分的追求这些,就像夸父逐日一样,因为深圳日新月异,规划层出不穷,名校越来越多,难道天天追这些?
利好落地,狂欢结束,该醒醒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end
首次置业预算不够,感觉买房遥遥无期,是留深继续死磕还是回家乡买房?
看得上的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上,是买个小房先上车还是存钱再等等?
一百多万首付,从南山宝安看到龙华龙岗,看完新房看二手,越看越迷茫,该如何选择?
为什么我买的房子,涨的没有别人的快?
手上有500万,该换哪个区域?选择哪些片区的学区房?
自身名下房产多套,如何将非优质资产置换成优质资产?新政策深似海,怎么买最省税?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盘实探
您如果看得满意请点右下方「赞」和「在看」然后分享「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