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全球房价都在上涨——房地产投资收益取决于哪些核心因素?

今年一季度,国内房地产销售量与价格迎来了小阳春,各地调控措施不断,引发了诸多关注,各种打击炒房的声音也开始泛起,那么,我国的房价为什么上涨呢,是一些人认为的调控不力,还是因为过度炒作导致泡沫化,现在买房会不会成为接盘侠?

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把视角放到更广的范围来思考其真正原因。如下图,可以看到,全球房价上涨是普遍现象,美国上涨12%,加拿大7%,韩国10%,土耳其甚至达到了30%,相比这些国家和地区,2020年我国房价4.1%的涨幅,算是较温和的,而这正是缘于较为严格的调控措施。

很显然,全球范围内的房价普涨,与疫情后各国应对危机而采取宽松财政货币政策,货币超发有直接联系,根据以往的国内外经验,货币超发往往会导致贫富分化,有人受益就有人受损。

本文就了解一下近期尤其是疫情后国外房价情况,并与国内楼市进行对比分析房价上涨的规律,以及在如何在类似大环境下顺势而为,避免受损并获得适当的收益。

01

全球房价表现

先看一下各国房价情况,国外没有限价,新房价格能够充分反应市场情况,因此这里都用新房价格指数来观察。

美国10大城市房价创新高,1月FHFA房价增速同比为12%,为该指标自1992年统计以来最高水平,凤凰城、西雅图、圣迭戈房价涨幅在15%左右,九个大区房价涨幅均达到两位数。房价大涨主因库存处于历史性低位,且抵押贷款利率偏低。

美国FHFA房价指数同比增速改变了近两年的增速放缓状态,自去年以来快速上涨,曲线非常陡峭,截止2020年底,增速达到11.4%:

同为北美地区的加拿大,新屋价格指数同样快速抬升,截止今年2月底达到了7%,是自2007年7月以来最快增速。在极低的抵押贷款利率刺激下,居民信贷扩张较快,推升房价。

英国房价在2016年至2019年比较温和,上涨速度一直处于降低态势,自2019年底上涨速度超过最近几年,房价绝对值早已创新高:

去年以来有关韩国楼市大涨及政府调控的新闻时有耳闻,韩国房价大涨困扰政府,核心城市住房供给严重不足。2月平均房价增速为10.3%,其中首尔地区住宅同比增长15.3%。总统府青瓦台国民沟通首席秘书和国土交通部部长提出辞职。

截止2021年2月,国内涨幅最大的深圳为16%,上海、北京、杭州等均在8%左右,这些都是涨幅比较大的城市,国内还有很多同比下降的城市,因此总的房价涨幅4.1%,相比国外,我国房价总体涨幅不是很高的,但是分化比较大,个别城市上涨较多。

02

了解本轮印钞力度

全球普涨,与疫情后各国为救助经济实施的宽松货币财政政策直接相关,为应对危机救助经济,美联储迅速将基准利率降至0附近,并大举买入国债在内的金融资产,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

下图可见,美联储总资产迅速扩张,疫情后由4.3万亿增至7.7万亿,增加了3.4万亿,其中美国国债4.9万亿,一年增加了2.5万亿,相当于过去近百年的累计总和,美联储直接够买国债,就是凭空印钱,危机时,市场上很悲观,缺乏流动性,不可能指望市场机构和民众购买,只能是央行来购买,也就是只能印钱,以做应急之举。

因此,货币的超发、美元流动性的泛滥正是各国房价普遍上涨的直接原因,同样的,美国股市连创新高也是这个原因。

其他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国家央行也是大同小异,同时,也采取了积极地财政政策与适度灵活的中性货币政策,相比国外政策还是比较克制,我国M1、M2增速也有具体反映,M1增速从上半年开始不断提升,而国内房价的上涨也是从去年四五月份开始的。

03

房价是“货币现象”

自开始有货币以来,货币政策对于物价变化就起着重要作用。在《日本经济史》中,对江户时代两个多世纪的米价变化进行了推算研究,在长期米价图中,大体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局面:(1)在1710年代以前呈上涨趋势;(2)在1710年代至1820年前后的大约一个世纪保持稳定,基本持平;(3)从1820年代起再次上涨。

尽管这只是大米这一种商品的价格,但在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江户时代,大米在决定物价的商品中占比达到30%,因此整个物价动向也会敏感地反映到米价的变动上来。

研究发现,供求关系和货币价值的变动是米价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除了在18世纪初期的人口压力外,1687年“元禄改铸”所导致的货币发行量增加对1690年至1730年的米价变动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样的,文政期的第二次“货币改铸”是1820年代米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在金属货币时代,由于金银的总量有限,也无法短期内大量增加,“改铸”就是降低金银的成色,从而增加金银铜等货币的数量。现在纸币时代,印钞就简单多了。

如果说以前还有关于财政货币政策的不同理念和争论的话,自上世纪大萧条以后,尤其是08年次贷危机后,凯恩斯主义已经深度影响各国政府政策制定,面对危机,放水印钞是最便捷也是通行的选择,美国去年一年的货币增量就达到了5000亿,是自上世纪以来的四分之一: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通胀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同样的,房价乃至其他资产价格的上涨,也是“货币现象”。过去几十年,全球性货币超发、低利率,并未引发普遍的实体经济严重通胀,主要导致了股市、房市等资产价格大涨,进而导致社会财富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去年疫情对美国经济冲击很大,失业人数大幅增加,但是在美国财政货币政策下,美国人的收入不但没有降低,而是继续增加,这正是货币现象的典型案例,收入增加也是人们往往会忽视的因素,只要货币超发,收入增加,资产价格就可以继续上涨,这时价格只是个数字而已。

实际上,从房价收入比来看,当前全球和美国都离上一次的高点还很远,也就是离危险的泡沫化还比较远。

从以往美国日本的经验来看,真正能终结房地产繁荣的措施唯有央行的持续加息,尽管国内货币政策在回归正常化,欧美的经济复苏则还早,拜登的3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刚刚通过,加息可能要在几年以后了。

在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上,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保持在0-0.25%的水平不变,在资产购买方面,美联储将继续每月增加至少8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400亿美元机构抵押支持证券(MBS)的购买,直到在实现最大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04

买房收益的决定性因素

尽管中长期来看印钞不可避免,但是普通人也不是无计可施,吃透经济规律,理解货币财政政策的选择,顺势而为,不但可以避免损失,更可以提高收益,这也是我们一直很关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原因。

尽管房价或其他资产价格的上涨只是个货币现象,但问题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并不是均摊的,不同的人拥有的资产数量、质量均不同,涨幅也是差异很大,资产价格的高弹性都会放大差距,这既是宽松货币政策往往导致贫富分化的原因,也是贫富分化的结果。

危机带来分化,有下滑的风险,也有巩固优势的机遇。不仅是地区与城市的分化,更是人与人的分化,对个人来说,重要的是财富相对位置,而不是绝对值。

富裕群体与贫穷群体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拥有资产,如果你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股票、期货都是可以参与的投资,对普通人来说,买房是对冲印钞的最好方式。不同的买入时机,不同的资产质量,资产价格的变化对财富水平差距的影响远大于工资收入。

投资收益的关键性因素是楼市基本面与市场择时,我们文中多次提到,买房投资收益最关键的是时间点,然后是城市,剩下依次才是板块,楼盘,户型,楼幢,楼层。

正是因为不同资产间的表现差别很大,基本面研究就是提高确定性,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城市的房子,决定了中长期方向和短期弹性,去年国内的楼市就是很明显的分化表现,少数城市少数板块价格涨幅很大,有的城市、板块没怎么涨甚至还在下跌。

金融数据与成交量的分析是为了短期择时,为的是选择较佳的买卖时机提高投资效率,下图为货币增速与杭州二手房价格指数的复合曲:

我们去年夏天就一直在精准提示买入时机,合适的时机买房,赚的是市场规律的钱,长期十几年下来,几次买卖时机的差异,对于差不多收入的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都无法追赶的差距。

如果你能在圆圈标记的时间附近买入,只是买房自住,你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不需要炒房,更不用沉湎于那些鼓吹板块、统一挂牌价、掩护出货等伎俩。

本文只谈应该关注的关键因素,当下楼市的具体预判,请参考之前发的《楼盘纷纷限售,还要急于上车吗?当下杭州楼市的选择建议》。

最近很多人在关心分区,也有很多人热衷于于板块之间的口水之争,实际上我一直说这些对楼市收益的影响是很小的,是放错了关注点。

我们的文章主要专注于政策和宏观市场的把握,不如板块之争接地气,也没有预言某某楼盘几年后涨到xx万激动人心,但会有助于你聚焦核心因素,在合适的时机买到合适的房子,分享发展红利。

投资,把握大方向就够了,太间接的所谓利好利空都是细枝末节,影响很有限。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觉得本文不错,就转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吧,您的分享对我们很重要!谢谢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