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文旅地产发展迅速。
一方面是国家推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的鼓励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房企看到了通过文旅勾地增加土储的前景。
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文旅产业,如今百强房企已经有60%在做文旅项目。
虽然投资和项目大幅增加,但真正做得好的项目很少。
文旅地产与住宅、商业开发最大的差别,就是产业逻辑的差异。
住宅开发的本质是做产品,核心是销售思维和快周转;
文旅开发的本质是做服务,通过长期经营提升价值,核心是经营思维和长期持有;
虽然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也着眼于产业的长线培育,但复杂度远比不上文旅地产。
做地产是养猪思维,把猪尽快养大,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重量(规模),然后分成肉、骨等进行散售,实现利润最大化,更关注量。
而做文旅就是养孩子的思维,希望他健康成长、好好学习,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更看重质。
好的文旅项目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房企仍是原有开发思维和管控模式;
二是团队的思维、能力和经验结构与文旅项目的需要严重错位。
因为不了解文旅开发的逻辑,不了解文旅项目所需要的人才能力结构,依靠原有成功模式和经验组建的团队去开发新业务,失败是大概率的。
那么,文旅地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复合型人才
创新型非标人才
那么多企业去学习袁家村、长隆,又有哪家成功复制出来了?
脱离了项目所处的独特土壤和对差异化的不懈追求,单靠资金是难以复制的。
投资和运营人才
希望通过本文,让大家对文旅地产及人才需求有更多了解,也期待更多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加入文旅板块。
乡村振兴实操工具书,做项目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