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夫妻共同贷款注意!看看你是否有这4大“误区”?!贷款份额与产权息息相关

买房时,夫妻共同贷款要注意哪些?

首先,主贷人只能为一人,另一人则是共同贷款人。在选择谁做主贷人的问题上,不少人都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就针对这些误区进行分析。

误区一、房贷全部由主贷人承担

无论是不是主贷人,只要共同申请了住房贷款,就有偿还房贷的义务,这和婚后夫妻取得的财产属于共同财产一样,婚后他们的债务也是共同债务。只是在公积金还款上略有差别,扣款顺序是:主贷人的基本账户主贷人的补充公积金账户(如有)次贷人的基本账户次贷人的补充公积金账户(如果有的话)。

一般来说,次贷人是主贷人的直系亲属(夫妻、子女、父母),还必须是住房贷款抵押物的房产的所有者之一。对于夫妻来说,即使房产证上只有其中一方的名字,另一方也可作为住房贷款的“共同贷款人”。

误区二、主贷人谁当都可以

在主贷人的选择上,其实要参考很多实际情况:

1、看征信:

贷款征信重点查主贷人,如果主贷人征信有瑕疵,银行可能不会放款。

2、看收入:

银行会重点考核主贷人的贷款资质和还款能力,所以选收入更高更稳定的一方有助于贷到更高额度。

另外,贷款时银行会要求购买住房贷款抵押综合保险,其中包括保证责任险,是只保障“主贷人”发生意外或者伤残的保险。选择家里的顶梁柱作为主贷人,一旦对方遭遇意外,可由保险公司承担剩余贷款。

3、看年龄:

在商业贷款中,对贷款时间和(主贷人)年龄的和有要求,一般男性不能超过65岁,女性不能超过60岁。选择相对年轻的一方,可以获得更长的贷款年限,降低还款压力。

4、看政策:

现在很多城市限购限贷,对本市、非本市的居民购房区别对待,首付比例以及贷款利率都有所不同,买房时这点也要考虑进去。

误区三、主贷人占有更多份额的房屋产权

是不是主贷人,与房产所占份额并没有关系。婚后共同买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物权法》规定,到底是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需要在买卖合同中体现出来,进而在房产证上载明,建议提前约定好所占份额多少,以免日后发生纠纷。

小知识:

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差别,简单点说就是,共同共有中共有人的财产是均分的,而按份共有中共有人的财产是依据事先确定的份额来的,可以是均等的,也可以是不均等的。

误区四、不是主贷人,离婚就不用还房贷

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只要双方还没有解除婚姻关系,就有偿还共同贷款的义务,如果单方面地认为自己没有参与贷款合同,就不用继续履行偿债的义务,这无疑是对住房贷款理解上的误区。除非当房产判定由离婚后的一方所有,另一方才可以提出变更住房贷款人的要求,解除自己偿还贷款的义务。

贷款买房时,银行贷款员都会评估贷款人能够承担房贷的月供范围。毕竟交了首付之后,购房者还要每月还要还银行贷款。那么,月供究竟占收入的多少比例合适呢?

月供占收入的多少比例合适?

1、从银行方面考虑

一般来说,从银行方面,银行为了保证自己的风险,会根据借款人的收入限定最高的贷款额度,要求借款人月房贷月供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这个50%就是借款人的最高警戒线。

2、从贷款人方面考虑

从贷款人这边方面考虑的话,当然是贷款越多,月供压力越大。但是,为了保证借款人的生活舒适度,当然是房贷月供占收入的比例越低越好。

3、30%是房贷月供占比的舒适线

如果你是年龄在25-30岁的购房者,在工作稳定的情况下,月供可以占到家庭收入的40%-45%。

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一般未婚或者已婚没有孩子,家庭负担比较小,而且,随着事业的发展,其个人收入增长潜力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月供占收入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一些。

如果是年龄超过35岁的购房者,在工作稳定的情况下,月供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30%。这个年龄段的购房者通常已经结婚生子,为了保证日常家庭开支和孩子的学业支出,应该适当减少月供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

4、应当客观地判断自已的还款能力

每月的月供如果占据你月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就会对你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你要对你自已的收入有一个详细的认知,不能盲目的高估个人财务状况。未来收入不能想的太高,尽量把预算控制在自已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不要最后导致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还是要对自已的收入有个客观的计算。

贷款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前做好规划

理性消费是购房的前提,建议各位购房者在买房时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楼盘。并且提前做好各种规划,比如面签和保持个人信用等等。

2、明白买房究竟要多钱

买房费用除了首付外,马上就要装修、买家具、家电等,也是不小的一笔钱。因此,建议各位购房者在计划资金表时应保留1/3的存款来装修。

3、还款年限选择符合自己的

还款年限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能拿一斤买十两”在购房贷款这件事儿上,一定要量力而为,虽说现在央行隔三差五的给你降息,但谁又能保证不会升呢?万一呢?所以还是要给自己留出一点喘气的空间,不要把自己逼到无路可走。

总之,何时买房、买什么样的房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需要购房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权衡利弊,三思之后再做决定。

关键词: 夫妻 共同 贷款 注意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