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去看房子,置业顾问肯定都会讲到周边的教育资源,无论什么学校都会使劲夸一通。有个好学校,房子会好卖很多。确实,教育是比房子还重要的刚性需求,古有孟母三迁,今有高价学区房,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花高价买好学校周边房子的家长不在少数。最近涨价较多的二手房,基本都是可以上个好学校的房子。
二手房还好说,划到哪个学校,都可以查到,变化也不大。但买新房,两到三年后才交房,合同里也不会体现说一定会划到某学校,甚至学校都还没有开始建。每年因为学校而维权的楼盘,不在少数,一些口碑不错的开发商,如永威城、万科民安江山府等,也曾因为学校问题而维权。所以,在买房子的时候,不能听信置业顾问的一面之词,而要对学校有一个理性的评估。
首先,是周围有一个好的学校,能不能划片进去的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学校的划片范围,如果是在范围内,那么可能有一半的机会划进去。只是有一半,另一半机会要看学校内的学位是否紧张。如果附近老小区人口比较多,每年的学位都不够,那么新小区就划不进来。如英地天骄华庭小区,文化路一小和省实验中学,刚交房的时候,也没划进这两所学校,业主不断维权,后来是一期先划进去二期不行,现在是都可以了。所以,买这样的房子,也最好是在孩子上学的前几年就准备好,即使足够近,也可能会需要几年时间。
其次,是已经签约,但学校还没开始建。如果周围楼盘已经建起来了,而且是刚需为主,那么等你房子建好,大概率学校会建起来,否则就可能上不了学。因为大部分学校是民建公办,开发商把学校建设好,然后交给政府或教育集团来管理,如果周围人口不足,就不会开工建设。这有点像《山海情》里供电的那个情节,政府就是按政策办事。当然,如果是开发商自己建立的私立学校,一般不受这个影响。所以,像一些郊区的楼盘,周围一片空地,虽然规划有学校,你也别就轻信了,到时候维权也很难解决,只能去上比较远的学校。
再次,学校不是原来宣传的名字。去买房的时候,宣传的往往是带有“外国语”、“附属”、“某某校区”等名号,听起来感觉是名校。但是到时候可能不是,甚至几年之后换了名字。先不说学校有分校、代管、联合办校、顾问等形式,可能只是挂个名,就算是真正的分校,刚开校,生源又不满,总校怎么会派经验丰富的名优教师过来?而新老师,也需要时间来提高教学经验和水平。所以一般学校,也总得积累几年才能获得一定的口碑。
所以,买新房子,对学校还是要理性一些,别抱太高的期望,而且最好是提前几年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