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关于房价的错觉:你看到的,或许只是你想看到的

这是熊猫贝贝第82篇原创文章:

专栏内容:关于房价的“错觉”和产生的原因。

导读:

(全文约2529字,阅读时间:6分钟)

在中国,房价是一个久盛不衰,全民关注的热门话题,老百姓开门“衣食住行”四大件里面就有“住”这个和房子紧密关联的重要项。

再加上最近几年房价像坐了火箭一样上涨的房价,更是给住宅商品房贴上了“保值增值优质资产”的标签。让原本只有居住功能的商品房,被赋予了“投资品”的金融属性,这对普遍缺乏投资保值渠道的广大老百姓来说,关注房子和房价,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话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房价这个话题既热门,又敏感:

普遍的感受的就是,房价高,涨的快,以及基于这个认知延伸出来的各种结论和看法。

那房价和房价的变化涨跌,真的和大部分人的认知中一样吗?

这篇文章就和各位朋友聊一聊关于房价认知中的“谬误思维”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今天先说第一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关于产生“房价错觉”的原因:绝大部分人,对房价的认知都是错的

后面会再写一篇文章,来诠释真正影响房价的核心原因

(也算是预告)第二个部分为大家诠释房价涨跌的核心原因:需要买房,投资买房的人真正应该关注内容。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还请多关注多分享多点赞。

阅读本文以下讨论内容请文明理智,尊重客观。

-本文不含任何广告和引导,请放心阅读,如有帮助,欢迎收藏。

-本文除标明引用部分,均为本人原创,谢绝断章取义无脑摘抄和伪原创搬运,转载复制请注明原文出处。

PS:写不出来要搬运我也拦不住,至少带个我的IP我就不计较。

分享让生活更加美好,希望本人的文章能带给大家帮助!假如本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本人会及时加以改正。一个小小的点赞动作就是最大的动力。

关于房价的“错觉”,是这样产生的:

这四点关于房价产生“错觉”的原因,应该说是存在于大部分非地产密切行业的群体中的。

我为您一一道来。

1、“点式”关注:你听到关于房价的话题和信息,或许根本没有参考价值。

当房价成为了热门话题,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一定跑不了被人拿出来讨论。

而真正需要关心房价的人,从这样的“闲聊场景”中得到的房价信息,完全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

群体交流历来都有道听途说,听风是雨的现象,而群体信息中,也往往掺杂了很多发言者个人的臆断和情绪。

这对买房,这样一个普通人的人生中算是重要的大宗资产投资决策事件来说,通过这样渠道得来的信息,就对抉择最重要的价格因素下定论,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

但是,这往往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

酒桌上的话,有多少“真话”?

买房过程中最难成交的,往往就是逢人必聊房价的人。

这就像:火锅店生意不好,去请教服装店老板经营之道。

小结一下,关于房价的“错觉”第一项:只要不是买卖现场,合同白纸黑字的房价,都是假的。

2、房价涨的快?甚至是“一夜之间”?

只看涨跌,不看过程和因素,一切从自身出发,那么房价永远不可能合理。

我以成都房价为例:

2019年3月到2020年2月的房价变化。

3月份的价格是:11678

2020年2月份价格是:12250

近一年时间,涨了多少?我给大家算笔账:

12250-11678=572.

572/11678=0.04898≈0.049.

也就是说,这将近一年的时间,成都的房价涨了4.9%左右。

4.9%是什么概念?10000元的房价,经过一年时间,涨到了10490元。

100㎡的房子,多了49000元。

再让我们看看猪肉价格:

同样是两端取值:51元-20元=31元。

31/20=1.55

不到半年时间,猪肉涨幅达到了155%!

这是什么概念?

同样的价格变化, 大家都会去考虑猪肉的价格暴涨背后的因果关系。

但是对于房价,都直说高,涨的快。

因为天天要吃肉,人人要吃肉,所以肉价人人都敏感都关心。

但是房价要涨要跌,背后也是有原因的,这个我们后面来说。

小结一下,关于房价的“错觉”第二项:房价的变化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高或低,看买房人的条件,涨或跌,市场经济必然规律。

3、被“投喂”的信息获取,一定会产生“被误导”的观念。

人总是有自己的主观偏好和思维习惯。

就像消极的人永远都觉得坏事即将发生一样。

这个习惯在现代信息环境中,不知不觉中会被无限放大:以电子购物和网络广告为例,你只要有搜索,点击的记录,就会一直收到系统给你自动的推送的类似内容和广告。

这叫做互联网时代的“茧房蒙蔽”效应。

关于房价,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诉求,需要买房的人,希望房价平稳,甚至下跌,创造一个好机遇能让自己圆上买房梦。

而投资房产和开发企业,则一心诉求房价的涨幅,带来的收益空间。

于是乎,两种不同的信息搜索趋势就出现了:看涨和看跌。

当你用“房价涨”和“房价跌”这样带偏好的关键词去搜索信息的时候。

你看的,可能只能是你想看到的,而不是真相。

小结一下,关于房价的“错觉”第三项:看到的信息是根据你的习惯定制的,而不是真相。

还要特别警惕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渠道灌输焦虑,引导舆论。

写了让你相信,让你接受信息愉悦快乐的,必藏祸心。

观察和思考是科学发现的基础,而从来不是自我麻醉和迎合讨好能得到。

4、人云亦云,众口铄金,不知不觉就开始相信,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同化。

“三人成虎”的典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而换个场景,这样的现象仍然持续存在,并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每一个人。

关于“房价”的看法,当群体中出现了一种认可度最高的说法的时候,往往会影响很多人对房价的判断和认知。

有句话我很认同,叫做“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房价这个话题,还真的不能和不是一个圈子,不在一个层次的来聊。

这样的沟通很容易造成代入感。

我举个例子,就像马云说:房价如葱。

这在不同的圈子里面的解读和认知完全不一样。

马云的身价来买套普通住宅,可能真的和普通人买根葱差不多。

毕竟人成功了,说啥都有道理了

说回对“房价”的认知,因人而异,才是最理智的。

小结一下,关于房价的“错觉”第四项:你关心的是你的“房价”,不是大家和成功人士口中的“房价”。毕竟是你来掏钱买单。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的您,是否也有我说的这几点关于房价的“错觉”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欢迎留言文明交流,有问必答,拒绝地域黑,拒绝无脑键盘侠。

网络不是无法之地,倡议客观冷静,就事论事,尊重事实,文明表达。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本文和关注熊猫地产观。

地产领域15年从业经验,愿为所有对房地产相关知识有需要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所得所想。

关键词: 关于 房价 错觉 看到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