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潜望》 李思谊
“目前剔除预收款后的负债率为70.4%,距离70%有0.4%的差距,集团非常有信心在一季度能够回到绿档。”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韩慧华在3月31日万科集团(000002.SZ)2020财年业绩会上表示。
“回绿”意味着万科步入地产商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的最安全区域——有息债务规模年增速可至15%。拥有相对较高融资增速,也意味着可以相更加快速发展。
被称之为“三道红线”的监管标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具体包括: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
踩中三道即为红色、两道橙、一道黄——对应的有息债务规模年增速分别为0%、5%、10%。几乎所有地产商对“红橙黄”避之而不及,依靠“高杠杆、高负债、高库存”实现高速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
万科30日发布的2020财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0.4%;净负债率为18.1%;现金短债比为1.8。仅有资产负债率一项踩线。
过去5年间,万科持续将资产负债率维持在85%以内,净负债率更是以40%作为长期不能逾越的红线。尤其是2020年,净资产负债率更是从2019年的33.9%下降至18.1%,降幅接近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在2020年的少数股东权益明显增加,同比增幅51.88%至1253.34亿元。相较而言,融创中国的少数股东权益增幅68.28%、碧桂园为22.85%。
较其他地产商动辄超100%的高负债率以求高增长的杠杆式发展,万科似乎显得有些中规中距。甚至外界会有“不上进”、“劲头不足”的质疑。
“并不有意追求过低的净负债率,”万科董事长郁亮解释,有时出现下跌是为了等待市场机会,比如今年土地集中供应的问题,对于资金存在更多弹性需求。万科要伺机而动。
低净资产负债率的前提下,2020年期末现金余额1856.62亿元,相比2019年的1597.39亿元增长16.23%,创十年以来新高。
货币资金方面,万科2020年拥有货币资金1952.31亿元,货币资金在总资产中占比10.44%。2019年时占比为9.61%。
从货币资金结构看,万科2020年的银行存款、库存现金与其他货币资金分别为1909.60亿元、857.49万元、6.35亿元,受限制资金占比仅0.33%。
万科在2020财年的有息负债为2585.3 亿元,占总资产的 13.8%。其中,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为 829.1 亿元,占比为 32.1%;一年以上有息负债 1756.2 亿元,占比67.9%。可见,万科不存在短期偿债压力。
同时,融资成本也保持了相对低位:
运营能力增强,土储合理
如果说“高负债、高现金”是地产业的普遍现象,那么“低负债”加“高现金”特征给万科带来怎样的业绩?
数据显示,2020年,万科营业收入为4191.12亿元,相比2019年的3678.94亿元增长13.9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15.2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6.8%,利润增速放缓。
受核心城市限价等影响,盈利能力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毛利率为 22.6%,较 2019 年下降 4.6 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为14.15%,较2019年下降0.84个百分点;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为18.5%,较 2019 年下降 2.2 个百分点。
万科2020年房地产销售金额为7041.5亿元,这在第三方机构克尔瑞2020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中排名第三,前两名为碧桂园与中国恒大。销售均价为1.51万元/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克而瑞数据显示,万科2020年的权益销售金额为4557亿元。
同时,万科销售金额同比11.6%的增速,超过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增速8.7%,与31家地产商2020年目标销售增速中枢12%基本持平。
对应存货,万科2020年的存货为1万亿元,较2019年底增长11.7%。存货占总资产比重53.61%,相比2019年的51.85%增长1.76个百分点。合同销售额/存货比提高,公司运营能力进一步增强。
土储方面,2020年万科的年本集团获取新项目 168个,总规划建筑面积 3366.5万平方米,权益规划建筑面积 2058.8 万平方米,权益地价总额约 1381.5 亿元。
其中,在建及规划建设项目面积(剔除已售未结)约1.08亿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约 6380.8 万平方米,可保障未来2-3年销售。
以区域划分,北方区域与上海区域在各区域权益拿地面积依次占比33%与19%;但上海区域与南方区域在各区域权益拿地金额占比依次为35%与24%。这些项目聚焦重点城市群。其中,上海地区与西北区域具有更高利润率。
回归实业本质,赚加工与服务的钱
从各项财务指标看,似乎很难将万科与“亮眼”、“高增长”等字眼画上等号,甚至相比其他大多数已公布业绩地产公司显得有些“寒碜”。
事实上,万科也似乎乐于或自甘这种“平庸”。郁亮在业绩会上表示,房地产已经进入管理红利时代,随着房屋回归居住属性,房地产也应该回归实业属性。
“行业回归实业属性,意味着房地产开发业务转向开发经营并重。企业不能再靠囤积原材料、赚土地升值的钱了,不能再靠加杠杆赚金融杠杆的钱。”郁亮说。
万科的这种判断是基于“房住不炒”的指导核心。围绕“房住不炒”,不仅是“三道红线”,还有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与双集中供地政策,调控的决心可见一斑。
房地产正式从土地红利与金融红利时代,进入管理红利时代——面临更加全面与激烈的竞争,地产商需“从规模数量的竞争转化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竞争”。
“不能再像以前,囤积原材料,赚土地的钱;也不能再靠加杠杆,赚杠杆的钱;”郁亮说,未来的出路在于脚踏实地通过劳动挣加工制造与服务的钱,赚的是“长钱”、“慢钱”和“老实钱”。
在这一过程中,万科已建立的市场包括:与客户同步发展、与城市同步发展、开发与经营业务并重等策略,而万科多年前就开始布局。
以客户需求为例,案例之一是长租公寓。万科在10多年前就开始尝试长租公寓,是中国最早进入租赁住房市场的企业,万科早在2007年就在广佛交界处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集中式租赁住宅——万汇楼。目前,万科的集中式公寓规模全国第一。
“租售并举”政策背景下,租赁市场前景广阔。用数据说话,万科2020年在9个重点城市开业房间数3.3万间,截至目前在33个城市累计开业14.24万间,实现全年营业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72.33%,开业项目整体出租率大于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