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有没有被标题吓到?
稍安勿躁,楼市的确会有大事发生,但是在说明之前仍旧有结论:江北新区核心区的楼市,在今年,甚至之后都极可能更为红火了,具体原因?下文再说。
就在3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
附重点举措:
对企业成立时间或受让企业股权时间短于1年,以及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低于1年的借款人,要进一步加强借款主体资质审核,对工商注册、企业经营、纳税情况等各类信息进行交叉验证,不得以企业证明材料代替实质性审核;
密切关注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不得因抵押充足而放松对真实贷款需求的审查;
对期限超过3年的经营用途贷款,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统计台账,逐笔登记并定期进行核查;
对抵押人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低于1年的,审慎确定贷款抵押成数。抵押人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低于3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定期核查贷款使用情况并保存核查记录;
在和借款人签订贷款协议时应同时签订资金用途承诺函,明确一旦发现贷款被挪用于房地产领域的将立刻收回贷款,压降授信额度,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对存在协助借款人套取经营用途贷款行为的中介机构,一律不得进行合作;房地产中介机构不得为购房人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房抵经营贷等金融产品的咨询和服务,不得诱导购房人违规使用经营用途资金。
这件事其实已经谈不上是多大的新闻,因为在此前的稿件中我们已经提到过,贷款被强制收回!全国开始严查利用经营贷买房,文章发出来之后,很多买房人表示,ZF此前一直是在查经营贷用来买房这件事的,但是一直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效果显得很一般,但是这一次,很不一般!
首先不在单纯的是政府单方面行为,更多是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三方合作,打击面更大,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一旦查出,直接抽贷!这对于高杠杆炒房客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的存在!可能还有人会说,没关系,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到时候再找中介或者其他旁门左道的方法来进行操作,总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然而实际上,这个重大的措施确实不需要百分之百的打击到每一个高杠杆炒房客,但是,哪怕是真正的对这个群体有了三成的具体打击,那就足够了,直接抽贷的毁灭性是不言而喻,更是无法想象的!另外在此之外,楼市最近一直还有二手房三年改五年的风声在飘,如果真的落实,那没打击到百分百,九成的高杠杆炒房人群估计都要树倒猢狲散了,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此外“房住不炒”的议题也一直没有停息下来过,所以,我们让子弹在飞一会儿!
下面就是我在上文中的观点:江北新区核心区的楼市,之后都极可能更为红火,看看南工大板块的长江时代1314、长江时代1516两个项目,分别都有6500人左右报名数量,在后面的万科、新希望等地块马上就会上市,届时哪怕八成首付也挡不住热情的买房人了。至于说为什么?那理由也很简单:便宜!
目前江核区域的新房是存在倒挂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南京并非仅有这江核一块地方存在倒挂,一江之隔的河西不就是吗?此外我想说的是,河西更是南京之前炒房的重灾区,但是河西贵呀!放眼望去全是大平层,单价更是五万甚至到六万之间,相较于江北三万多的单价,有点条件的家庭,脚尖着地努努力还是可以拼一把首付上车的,根本不需要借助经营贷来上车。
在江核二手房皆在四万多甚至个别超五万的情况下,一些买房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把新房价格也上四万,那江核的热度不就降低了吗,ZF卖地价格高点就是了,这个想法着实是太幼稚了。江北要发展,必须不能把楼市变成一潭死水,不然人家住都住不进来,还谈什么发展呢?真要把人赶到桥北、高新,甚至大厂吗?那人家干嘛不天天挤三号线过江上班!所以江核区域的住宅单价是被如此严格的控制住,让正常的炒房人群、自住+投资人群能够上车,在这群人的部分中的群体,未来必然成为江北新区发展发光发热的主力!
未来的南京楼市,此前的众多热点板块可能会慢慢的趋于相对平静,但是江对岸的七里河、浦滨路,人潮,汹涌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