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报道,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出让48宗国有建设用地,这是今年全国22个重点城市推行土地集中出让制度以来广州首次公布集中供地名单。
此次,共挂牌48宗涉宅用地,总占地面积超39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928.5万平方米,该批地块计划于下个月集中出让。
值得注意的是,这48宗地块起拍总价超过901亿元,相当于广州去年卖地收入的35%。据媒体统计,广州2020年出让宅地共85宗,而此次出让就达到了48宗,广州此次集中供地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从区域看,本次集中推地主要在外围区,增城区是供地宗数和供地面积最多的。而中心区域,天河、越秀、海珠暂无供地。
从供地宗数来看,增城区18宗,排名第一;白云区8宗,排名第二,若从地块总面积来看,2个区域基本差不多,都超过95万平方米。
去年楼市最火热的几个区域,天河、南沙、黄埔、海珠基本供地是最少的。不过,宅地断供多年的知识城板块迎来两宗靓地入市,容积率低至1.0-1.2左右,未来或将开发为低密度豪宅。
下面来看看,具体是哪些地块:
图源:南方plus客户端
从上图可以看到,此次广州集中出让的土地中,不乏多个优质板块,例如知识城、南沙横沥岛、荔湾的一处江景宅地、广州南站、广州北站、白云钟落潭、新塘、朱村等等。
22个重点城市供地“两集中”政策,是继“三道红线”、“两道红线”等金融监管措施之后,土地市场的又一重要措施。“两集中”是指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此外,每个城市每年最多搞3次集中供地。
22个要求集中供地的重点城市包括: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合肥、长沙、沈阳、宁波、长春、天津、无锡等二线城市。
总体而言,集中供地制度的出现,或将分散房企的资金,有利于控制城市土地市场的热度,稳定土地市场预期。大家想想,土地集中出让,极有可能带来房地产项目的集中入市,稳定了住房供应预期,有利于平稳房价,利于城市发展和刚需购房者利益。
同时,土地集中出让,必然也是对房企在资金实力、决策能力上的双重考验。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22个重点城市集中供地的情况下,房企想要多拿地,资金门槛会大大提高,例如保证金缴纳就不是小数目,所以房企之间可能更多选择联合拿地、联合开发。
以下是中指研究院统计的2020年TOP30房企在22个重点城市中拿地金额:
图源:中指研究院
也就是说,去年头部房企最热衷拿地的10个城市为:杭州、北京、苏州、广州、上海、武汉、南京、深圳、宁波、福州等城市。
整体来看,一线城市和长三角几个经济强市都颇受头部房企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