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痛点,两会期间自然成为社会公众和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关于住房问题,代表委员们也提出了不少建言。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提出建议取消商品房预售制,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商品房。
继2018年和2020年之后,今年“房住不炒”的提法第三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是目前政府工作的重点目标。
周世虹认为,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多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具备了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也为开发商提供了多元化融资方式,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的历史条件已不复存在。
周世虹表示,商品房预售制度,开发商将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转嫁给了购房者。先预付房款后交房,不仅让购房者承担了本应由开发商承担的资金成本,还会导致开发商挪用、占用资金等风险。
“由于公摊面积存在缺少限制性标准,由开发商委托房产商测绘面积,容易产生暗箱操作等导致公摊面积无序增加和不断上涨。”周世虹建议,实行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商品房制度。“以套内建筑面积计算售房价格,让购房人看得清楚,买得明白,既能避免购房人利益受到损害,又能促进房地产市场交易公平、公正。”
其实,公摊面积问题不是一个新鲜话题,长期存在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公摊面积缺少标准、管理混乱,不仅会让消费者在购房时需支付更多房款,更使之在未来要支出物业费、取暖费等更多成本。而随着房屋精装修政策乃至未来房地产税出台,购房者遭遇到的不公还将进一步加剧,产生的各类矛盾也将愈发尖锐。
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在研究房产调控政策之时,能正视公摊面积乱象,探索更科学、合理的计价方式,切实保护百姓权益。
你怎么看?欢迎底部留言讨论
(综合中国新闻网、财新网、越乔、人民政协网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