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至2021年初,中国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丝毫没有年节的停顿,没有冬天,也没有春节假期。
市场调控的节奏和步伐也完全被打乱。
楼市远不仅是春意盎然,甚至已经提前进入了炎热的盛夏。
新年伊始,从深圳、上海、杭州开始,新一轮调控政策密集轰炸。
货币宽松引发的对全球大宗资产通胀的预期,引发了公众的恐慌情绪。
春节后,官方的调控政策,终于指向了信贷和货币。
01
北上广深同步开展严查经营贷行动
3月16日,广东银保监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发布一组数据:
截至16日,广东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已完成个人经营性贷款自查的银行网点共4501个,排查个人经营性贷款567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165亿元,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920户,其中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305户。
对此,广东银保监局已要求银行限期整改问责,目前银行机构采取了终止额度、一次性全额结清、分期提前还款等整改措施,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内部员工开展了警示告诫、通报批评、积分扣减、经济处罚等问责。
从今年2月初,广东银保监局就已下发《关于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开展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风险排查的通知》,部署全辖银行机构从授信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以及第三方机构业务合作等方面开展全面自查。
3月18日,深圳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发布《关于辖内银行经营性贷款有关问题的通报》,指出近期核查发现个别银行仍然存在宣传展业不规范、贷款审核不严格等问题。
实际上,除了广东省之外,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的行动也几乎同步展开。
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多家银行处获悉,目前各家银行几乎都在严查,一旦发现利用经营贷资金买房,将立即让其还清贷款。监管新规下,想要用经营贷买房炒房的可能性,将被大大降低。
02
浙江动手,严查房贷
实际上,近一个月前,人民银行杭州中支、浙江银保监局、浙江省住建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信贷审慎管理的通知》,要求浙江各金融机构对2020年以来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消费类和经营类贷款以及“冻资”等业务进行全面自查,并于15日前向当地人民银行、银保监部门报送自查和整改报告。
浙江省的这份文件明确:
(1)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执行审贷标准,强化借款人资格审查。禁止开展任何形式的“转按揭”“加按揭”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