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这家人住日军炮楼58年,墙壁厚72厘米,从弹孔通暖气花费20年

大家应该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最喜欢建炮楼。这种军事手段非常强大,在重要的位置上很难打破。它必须在特定的火下被摧毁。当时我军根本没有这样的武器配置,所以对付炮楼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派士兵在引爆点附近携带炸药。然而,这样做需要很大的伤亡,有时不一定成功。

所以当年鬼子的碉堡和炮塔是八路军和国军最麻烦的点。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他们不会主动进攻,而且要保证伤亡减少,成功率高。抗战结束后,这些炮兵建筑被遗弃在荒野中,有的因为占领了土地而被毁,有的则被改造成了活动房。山东一户人家在炮兵楼里住了58年。

据报道,这座炮楼在没有战斗能力后,被稍加改造,分配给该部队作为住所。但是,因为太窄,没人要。后来生活比较艰苦的孙存孝家,选择了炮楼作为自己的新家,让所有人都住在里面。总面积只有20平米,五个人挤一点,但是不难受。

内部设计都有,包括厨房、卧室、卫生间等。从图片上看,家具摆放的地方比较合理,所以看起来比较宽敞。但是这种房子有个缺点,就是夏天不散热,冬天不保暖,夏天太阳晒的时间太长,而且里面像蒸笼,他们没有多余的钱买空调,只能忍着热气睡觉。

到了冬天,炮楼的窗户都没有紧紧的堵上,冷风直接从这里吹进来。他们晚上盖着被子睡不着。后来他们想拉暖气,但是因为楼太特殊,一直没有批下来,要20年才能成功。进入炮兵楼的取暖方式也很特殊,直接从弹孔拉出来,有一定的局限性,取暖效率没那么高。

他们对2015年左右的发展消息喜出望外,因为这意味着艰难的生活已经结束。最后炮兵楼拆迁后,他们拿到了80万的拆迁资金,一家人住进了更好的房子。但是,因为生活久了,他们已经发展出感情了。当他们有空的时候,家人会再回来看他们,直到炮楼完全消失。其实很多家庭刚解放的时候也住过这样的房子,后来生活好了慢慢搬走了。

关键词: 这家 日军 炮楼 58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