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岁就来到青岛打工,现在48岁了,今天终于有了青岛户口!以后孩子上学、办事就都方便多了!”3月16日9点多,臧全福来到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八大峡派出所,仅用5分钟便办完了户口迁移手续,从民警手中拿到了新的户口簿。
原籍潍坊安丘的臧全福,已在青岛打拼了28年,现有两个孩子。8年前,她和丈夫贷款在市南区贵州路买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但因房屋面积不到90平方米,按照当时政策无法办理落户。多年来,她常常为了办证照、开证明的事情往老家跑。今年3月15日,青岛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取消了居住落户方面原先对购房面积的限制。当天,臧全福就通过青岛公安微信公众号在线提报了居住落户申请材料,几个小时后便接到了审核通过的电话通知。
臧全福是青岛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众多受益者之一。据青岛市公安局户政处副处长于水介绍,本轮青岛落户新政的一大特色是实施分区域、分类别、差别化落户政策,即“继续放宽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四个中心城区,大幅放宽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三个城区,全面放开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三个县域”。如今想要在青岛落户,可通过五大类途径,分别是人才落户、居住落户、亲属投靠落户、赋权激励落户和稳定就业居住落户。此次新政对这五种落户途径,均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突破。
在人才落户方面,青岛放宽了学历、技能人才落户条件。全国其他市(地)级及以上人才,也被纳入人才落户范围,与持山东惠才卡、青岛市人才服务绿卡(青岛菁英卡)人员同样不受年龄限制。青岛还取消了对博士学位人员落户年龄限制,对其他学历人才的学历要求,则由以往政策的全日制扩大至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含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对于技能人才,青岛将初级工纳入人才落户范围,对取得中级工、初级工职业资格的人员取消原先必须有接收单位的限制,在中心城区落户降低缴纳社保年限条件,在城区落户取消社保年限限制。
居住优先,是青岛此轮落户新政的一个重要原则。青岛取消了原先单套商品住宅及面积需在城区达到90平方米以上、在新区达到60平方米以上的购房落户限制,增加了可落户房屋类型,将居住性质的合法产权型房屋纳入可落户范畴。因此,只要是在青岛取得居住性质的合法产权型房屋产权证的和已办理房屋转让合同网签备案的人员,都可以申请本人及其近亲属办理落户。
亲属投靠落户方面,青岛多措并举鼓励“举家迁徙”。例如,放宽集体户投靠落户限制,单位、人才、社区集体户调整为可接纳夫妻投靠、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取消父母投靠子女需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年龄限制,取消成年子女投靠父母需是未婚状况的限制,凡被投靠人户籍登记为青岛市城镇合法固定住所的,均可办理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投靠父母。此外,青岛还在全市所有社区增设社区集体户,用于承接无合法固定住所、无近亲属家庭户、无单位集体户等人员落户,发挥“兜底”功能。
此次新政的另一亮点,是创新性推出了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三个城区的稳定就业居住落户政策。具体说来,在城区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或租赁房屋并办理租赁合同备案和居住登记的人员,可申请本人及其近亲属依次在城区近亲属家庭户、单位集体户、稳定居住地城镇社区集体户落户。
“我们希望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让有学历、有职称、有技能的人才落户有保障,让拥有居住性质的合法产权型房屋人员‘想落就落’,让对城区有稳定就业或稳定居住的人员‘想来可来’,让符合亲属投靠等条件的人员‘应来尽来’!”于水说。(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