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嘶力竭地高喊“呼和浩特房价没到顶”的所谓房地产专家们可以闭嘴了。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的当天,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自3年前的2018年1月起,一直高歌猛进的呼和浩特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和1月份相比,终于下降了,下降幅度是0.2%!
近五年房价涨幅超过58%,3年多的“跨越式”房价上涨,呼和浩特终于盼来了房价下跌0.2%。尽管和去年同期相比房价依然上涨4.5%,比2020年全年上涨2.3%,但这也足以告慰无数对房价心存怨念的购房者。
如果把呼和浩特自2018年开始的房价上涨比喻成是一场盛宴的话,这场盛宴似乎已经到达了尾声。然而,同样是2021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的数据,呼和浩特二手房价格却在跌了4个月后,再次反弹,环比涨幅为0.2%。
摁下葫芦起了瓢。投资客和专家们集体喊话的“房价突破15000”的梦想并没有破灭,房价“高乐高”的态势也还没有根本扭转。
说实在的,呼和浩特的房价是真的看不懂。
如果说,2018年的房价大涨是由于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所催发,当年,央媒的报道感叹“呼和浩特本地人有三四套房”时,似乎也没有想到时隔不久,呼和浩特买房人依旧趋之若鹜。
此后,呼和浩特高铁开通、地铁开通,都成为呼和浩特房价上涨的有力推手,而后承接呼和浩特房价上涨的主攻手地位。利好一个接一个,房价上涨一波接一波。
然而,随着呼和浩特新建商品房上市速度不断加快,去化的速度却并没有与之相匹配。叠加呼和浩特房地产历史遗留项目解决的推进,38万户“办证难、入住难、回迁难”的住户也有一部分将房产推向二手房市场。
按说,新房库存大,二手房上市多,房价的话语权应该从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房价应该应声而落了吧?偏不!
新房和二手房仿佛跷跷板的两端,你跌我涨,我涨你跌。
目前,呼和浩特房价均价是接近12000元,但是,在市区好地段,特别是重点中小学附近的房产价格早已突破20000元,且有价无市。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毫沁营、保全庄成为了房企的集中地,如意板块成为了“富人聚集区”。
“开谈不说房价高,阅尽楼盘也枉然”,已经成为排名内蒙古第三,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89元的购房者绕不开的话题。
呼和浩特房产的热销,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资金避险和“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祟。然而,一骑绝尘的房价并没有给这座城市带来产业的勃兴,在更大程度上却成为逃离呼和浩特的借口。
呼和浩特人口的局限性和市场的饱和问题已经凸显,下一步的实锤就要看呼和浩特土地拍卖中,房企拿地是否依旧热情不减,以及近期上市的楼盘开盘情况了。套一句媒体人的话:呼和浩特房价走得太快,是时候该“歇一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