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两会结束了。民生类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其中房地产的关注度更为突出。2021年两会针对房地产又释放了哪些最新的信号,对未来楼市走向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021两会:5大信号,定调楼市走向
每年的两会代表接下来一整年各个领域的工作重心,因此关于房地产方面的关键词也极大程度上揭示了未来楼市的走势。
01
“稳”房价
去年至今,几乎每一次重要会议中,房住不炒都会被重申一遍。这将是十四五时期中国楼市的总基调,也是未来长期的总基调。
此次两会关于房地产行业的表述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三稳,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这意味着未来针对部分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城市,要进一步抑制地价,抑制房价,进而抑制市场预期,“降火”炒房的势头,保持市场的稳定。
对于“三稳”可以结合2月份传出的全国22个重点城市将采用集中供地模式,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且一年不超过3次。集中供地将有助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有利于部门监管和调控。
02
利“无房”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政策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刚需购房者,比如成都2020年11月24日出台的楼市新政,对于热盘达到一定报名人数,就仅向无房家庭销售。
在本次两会上,首提“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而新市民以及青年人更大比例的就是无房的刚需一族,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城市从政策端利无房家庭置业。
图片来源:全景网
03
两“取消”
两会期间,“取消公摊面积”冲上热搜,与之同样具有较高关注的还有“取消预售制”,这让觉得“公摊面积”标准不清晰、预售导致收房阻碍重重的购房者大力赞成。
不过目前这两个取消尚在提案阶段并且不是首次,但和房产税一样,取消则意味着革新,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未来的执行问题。比如取消公摊面积就要解决此前已按照公摊面积进行购买的项目此后的走向问题,以及公摊面积成本核算至套内成本后,房价水涨船高的问题。
04
增“旧改”
与去年一样,老旧小区改造,取代了棚户区改造,成为政策焦点。报告提出,2021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而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实际完成4.03万个,有所扩容。相比旧改,声势浩大的棚改,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05
“紧”信贷
房地产的信贷依然会持续偏紧。信贷问题虽然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及,但是前几天,代表银行的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已经定调了。话很直白,“泡沫化还比较大”、“房地产是金融体系最大灰犀牛”、“很多人买房不是为了居住,是为了投资投机”,已经代表了一种态度。
国家的种种政策表明,希望能把房地产相关贷款比例从整个金融体系贷款规模中降下来,甚至是隔离开来,以时间换空间,通过全民收入的增加和GDP的增涨,来逐渐化解房地产这头灰犀牛。
所以,至少上半年,“钱紧”的问题将会持续相当时间,对于经营贷、消费贷等流入房地产的审查也绝对不会放松。
此外两会中还提到“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等问题,这些都预示房地产市场将朝着理性的轨道行稳致远。
2021年楼市调控将持续从严
据统计,2020年全年楼市调控近500次,类型包含但不限于限购、限售、限贷等政策,进入2021年后,这种密集状态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1年1-3月,全国多个城市出台了楼市新政,包含上海、深圳、杭州等房地产热点城市。
此外,在2021年已出台的楼市新政中,更多的是针对问题进行精准施策。比如二手房业主“抱团涨价”、杭州的法拍房等,都是针对比较细节的问题,这也是本轮调控进入第5个年头后,有了新的转折点——因问题施策,更加精细化的进行调控。
|作者简介|
一个偶尔热爱生活
偶尔埋怨世界的小人物
责编|听南
审核|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