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黄欣伟:年薪百万未必好过年薪十万但有房

在相亲节目中,出现了一个的房产话题:某女嘉宾被两位男嘉宾相中,其中一位外来菁英号称年薪百万“可在上海买房”,另一位土著公务员“年薪十万但已有内中环婚房”,女嘉宾的犹豫未必是不精明而是缺乏经验,或是缺乏“落地的一线城市生存经验“。

因为有事一瞥而过没有看到结尾,也就无从知道该女嘉宾如何选择和取舍,但作为一个房地产从业人员,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给出一些建议。

个人建议,抛开女嘉宾在相貌、脾性、城市差别方面的喜恶,单就经济条件来比选——安定主义者选后者,即年薪十万有婚房。

理由如下:

首先,(相对于年薪百万而言),年薪十万的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好,虽然不想去深入探究那些福利的“折现金额”,但关键词是工作稳定,这是基于在全球经济因新冠疫情普遍受到影响之下的绥靖选择,毕竟强市寻产出&弱市看稳健,这和保守主义无关只和战略选择有关,战略选择虽然要求长期考虑但不代表不能变更。

其次,关键就是“今天的年薪百万在上海楼市的尊严”未必像想象中那么畅行无阻。抛开购房资格问题,就市论市设定几个外部条件来倒推(总价):

1、按照今天上海首套房首付35%计算;

2、按照20年贷款计算;

3、按照男方工资收入的大部分即60%,用于还贷;

4、假设贷款利率稳定在5%左右;

他今天可以在上海买923万左右的房子,即100万*60%/0.65

再者,“年薪百万的外来菁英”在上海买房,确定了购买力,要确定自己的“底线要求设置”来倒推,即“必须买三房”(因为一方非上海人所以势必要考虑未来三代同堂命题),以90㎡紧凑三房设置,10万左右单价的均值,恰巧正好可以在上海内中环置业。

第四,用“因为上海均价5.5万所以可以采用地段换空间”的论证基本不成立,问题就在这个设定的“年薪百万”,不管是否处于便利处于面子甚至处于攀比,高收入(当然还么到财务自由)可以随便选择的程度,也不会淡定到对郊外情有独钟,至少概率较小,所以“年薪百万”的少壮派对地段特别是市中心依恋是有迹可循的,所谓五大新城给户口的利好,未必适合这部分人群,好意不一定被接受。

第五,不去质疑年薪百万的真实性,但在今天的上海,年薪百万者要“祈祷”自己可以长效年薪百万,不是质疑高收入者的能力,而是在意不确定性的客观因素,不要上升到羡慕嫉妒恨的认知层面。

第六,在今天的上海楼市房价现状之下,因为“年薪百万”所以在置业时候还会有关于学区、医疗等稀缺配套的挑剔条件,想要一步到位在“已经单价18万的前滩”断如可能,所以即使在中环还是做不到“中环随便挑”。

并非贩卖焦虑,但对于“年薪百万”要有客观清醒,特别是一旦涉及到买房问题,上述的“年薪百万”和“年薪十万但有婚房”两者瞬间变成平衡格局而非“落差十倍”

不仅是上海所有一线城市,发展机会对等房价也要面对现实。

不知道那位女嘉宾最终如何选择并如何发展,但祝她好运。

关键词: 年薪 未必 好过 年薪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