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 >

部分房企主动降档成效显现,为应对“集中供地”增加筹码

导 读

近期房企主动降档成效频现,得益于这些房企面对政策及时的反应、积极的态度、以及较强的运营管控实力。

◎ 作者 / 朱一鸣、李丹

近日,绿地称截至今年2月底,顺利实现现金短债比超过1.0,“一条红线”提前“转绿”达标,比原计划提前一个多季度。此外,融创、金科、阳光城等多家房企均于年初发布业绩快报称成功实现降档,房企主动降档成效显著。

三道红线的达标难易程度分别如何,房企主动降档是着眼于短期利益还是长期主义;此外在近期“集中供地”新政下,房企的主动快速降档又有几分胜算?

01

近期多家房企实现降档

降档红线呈顺序一致性

截至当前,自“三道红线”政策出台历时五个月左右时间,不少房企积极响应,主动降档,成效初步显现。其中,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已有招商蛇口、首开股份、华侨城、大悦城等房企成功降档;截至2020年年底,融创、金科、阳光城、蓝光等房企跻身降档队列,另有绿地于2021年2月末宣称一条红线转绿。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降档的红线呈一定顺序规律。其中,现金短债比转绿的房企数量最多,在监测到的9家降档房企中,该指标除原本就处于安全区的,均实现转绿;其次为负债率,融创、金科、阳光城、蓝光、华侨城、大悦城等房企的该指标成功转绿;最后为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仅金科、华侨城两家房企实现该指标的达标,同时实现三条红线均不踩线,位列绿档房企

关键词: 分房 主动 成效 显现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