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认真读过本号教育专栏系列文章的读者们都知道,为何自从楼市下行以来我一直坚定地劝告大家学区房不能买,除了这些房子涨越高跌越惨之外,也是因为学区房是炒房客最喜爱的炒作目标,不管是真学区房还是很多伪学区房,只要有人接盘,就有的是一本万利的机会。
但毕竟有些人有钱便心痒,又缺乏大局观,一心执念劝不住咋办?对于非要买学区房不可的人,我也明确指出过什么样的学区房风险较小,那就是无过多溢价的学区房。一来价格和普通房子差不了多少,二来本身居住属性也不错,买来住也不至于亏得过惨。
诸如此类价格相对合理不太害人的学区房我已经写过不少,比如以往写过的富裕世家、后县新苑、金源花园、兴桥公寓等等。简而言之,房子是用来住的,即使你买房是想换个学位,也要优先考虑房子本身的居住体验。
其实本号的老读者们都会感受到,写关于学区房的文章往往会触动更多人的奶酪,总有不少炒房利益群体尾巴被踩到,从而愤而围攻你。平时为了让人接盘学区房,他们的惯用套路就是刻意给你洗脑某某学校有多好,之所以出现“学位不值钱、学区房值钱”的想象,说到底全拜炒房所赐。然而事实上学校与学校之间真有那么大区别吗?我们可以找几个例子,对比去年的中考成绩来看。
2020年福州一中初中部考上“一三附”的学生有29人,杨桥中学有23人,这两所学校都有四百多个学生。再看看鼓楼区以外规模相当的几所普通公立初中:格致中学鼓山校区考上“一三附”有16人,二十四中有12人,十二中有10人。看到这里我们发现,福州前六的公立初中和普通初中相比,培养出的尖子生人数居然没有多大区别。
看到这儿仔细一想:就算你花了几百万买来学区房,最终你的孩子成绩就一定优秀吗?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成为那几个凤毛麟角的尖子生中的一员吗?恐怕更大的概率是钱白送人,书也没读得多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