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前段时间,子木写过一篇文章,《一手好牌打成稀巴烂》,后台读者留言颇多,让我再多写一些。
为啥喜欢呢?我也想过原因。
楼市,一直都是“单边信息”产业,卖家与买家之间是存在信息鸿沟的。
也就是说,开发商可以运用各种手段控制买家的获取信息量,从而“扬长避短”,达到销售目的。
预售制度下,期房问题百出,后来者又不知情形,跟着跳。
有句话很讽刺,“在中国,房子是全国唯一一种花光积蓄,还不能有效维权的商品”。
子木作为房地产媒体,关于楼盘存在的问题,愿尽微薄之力,填补信息鸿沟。
这期继续点名粉丝投稿的问题楼盘,涉及虚假宣传、延期交付、违规销售,给大家提个醒。
1
虚假宣传
海淀、朝阳两大产业园,大公园,精致园林、小平米刚需户型、地铁房……
对于海淀、朝阳刚需来说,这样的新房无疑是百求不得的梦想地。
所以昌平“奥海明月”,自打拿地后,就成了“不可一世”的红盘。
去年一期开盘,顺利搞了40亿,而且项目价格要比周边房价高出一大截,好的房源卖到6.2万/平米左右。
论其火爆原因,还是地铁。
投稿粉丝透露,项目开盘后,销售拍着胸脯保证,项目距离即将建设的地铁站300米-1公里。
更有销售在网上铺天盖地地刷屏:“地铁上的稀缺房”。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猜到了。
失策了~
上个月,奥海明月业主往北京市委书记信箱塞了一封信,《昌平区奥海明月项目开发商虚假宣传坑害消费者》。
简单说,根据最新时政规划,之前奥海明月承诺门口的地铁站点可能要发生变更,搬迁到距离项目2公里外的新地址。
2公里是什么概念?
步行大概20分钟以上,这还是腿脚利索的。
这意味着,如果地铁站变更,奥海明月的交通便利性荡然无存,而之前因地铁买了高价房的业主全部血亏。
投稿读者跟我说,开发商知道出事儿以后,把所有证据都磨灭了。业主想要维权,必须得在买房的时候,自己留够证据。
维权难度奇高。
投稿读者说,地铁失利下,奥海明月的销售服务态度却“特别好”,具体大家感受一下。
投稿读者说,近期,大家又发现了新的猫腻,奥海明月存在“合同霸王条款”。
房屋基础设施交付不达标;
房屋结构、户型、朝向发生变更;
房屋质量与保修;
开发商给业主办房产证的时间。
合同里,这四个方面开发商的应对方式,“全部空白”。
子木点评:
既然是规划,只要还没动工,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按照投稿读者所说,案场销售拍着胸脯保证,那么就存在虚假宣传、欺诈行为,即使销售被开除,也是项目方连带责任,开发商应当给予解决方案。
比如地铁规划一旦不如预期,对购房者的补偿是什么?地铁溢价如何处理?如果买房人不同意,退房策略又是什么?
而对于合同来说,如果消息属实,会比虚假宣传更严重,这属于典型的“主动性犯错”。
购房者应当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至于后面的买房人,一定要观察开发商的反馈动向,在问题解决后,再去决策是否买房。
最后劝大家,在买房签合同时,一定一定一定要带录音笔,留存证据,而且要把合同看通透,例如上面4项,开发商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
如果是空白,到时候出了问题,就是哑巴亏。
2
延时交付
“相对于虚假宣传,延时交付好像不算什么大事。”
“这得分人。”
昨天团队一小伙伴跟我讲这件事的时候,我回复道。
对于有钱人,或者拿来投资的买家来说,别说是等几个月,等1年都没啥大碍。
但是刚需呢?
北京房子贵,很多刚需购房者都是拿着全家人的积蓄上的车,有的不惜欠下外债,资金链紧张。
但期房这东西还有一个BUG,就是房子还没住进去的时候,就得每个月还房贷,业主还得在外面租房,缴纳高额租金。
“外债+月供+租金”三重压力,很容易让一个普通家庭崩溃。
但开发商不管你这。
前几天,业内一封信沸沸扬扬,位于海淀的“山屿西山著”发布了一份告知书:
“由于疫情,交付时间要被推迟至少5个月。”
那些三重压力的家庭直接崩了。
投稿读者说,他不得不去套信用卡,赔付装修公司违约金。
“欲哭无泪。”
有一说一,疫情的确不可控,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所以延迟交付是可以被理解的。
但现在来看,开发商的做法有些模糊。
首先,市面上其他项目基本都是延期2-3个月,甚至有几个同期开盘的项目都如期交付了,山屿西山著为何是“至少5个月”。
其次,合同里明明白白写着延迟交付会赔付,6个月之内,按日赔付万分之一房价款,6个月之外,除了退房还给50万。
但在通知里,关于违约赔付一字未提,只有一行:
“待到山花烂漫,欢迎回家”。
我感觉业主待到山花烂漫时,只能憋屈着回家了。
其实不止山屿西山著,隔壁的紫郡兰园也遭遇了“延期维权”,有意思的是,当初这哥俩还被冠以“海淀三杰”。
子木点评:
疫情需要理解,谁都不想发生。但除了合理的“不可抗力”,其他写在合同里要如期兑现,这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还是那句话,签合同的时,一定要注意“推迟交付”的违约赔付条款。
买卖是相互尊重,彼此理解的,一旦一方打破平等公约,另一方如何忍让?
3
违规销售
别以为刚需盘的问题多,豪宅照样如此。
昨天一个读者投稿,说位于东二环的“东直门8号”,涉嫌“无证售房、违规收存预售资金”,被立案调查。
在我印象里,这个盘很“贵”。
我经常踩盘,几个亿的顶豪盘都有,为什么说这个盘很贵呢?
性价比和风险。
123平米2居室能卖到小2000万,单价基本是奔着15万/平米走的。
当然二环地段没得说,别说2000万,只要品质够硬,4000万的豪宅都有人排队。
但作为豪宅,总得对得起这个价格。
东直门8号是旧改项目,土地年限已经很久了,快有20年的历史。
房子的主体是2009年的老房子,把里面的内容拆掉改造,装了新壳。
这种项目再怎么改,也无法改变主体结构,这种结构是很难跟上时代潮流的,项目的产品力很难比得过北京当下其他在售豪宅。
很多人对这种项目比较排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项目方可能害怕销售不畅,在预售证出来之前,开始偷偷无证售房、违规收存预售资金。
项目其他的一些特点,就不过多赘述了,下次有机会好好讲讲。
子木点评:
买房一定要问清楚房子各个维度的属性,再加个“为什么”。
尤其产权年限,如果是旧改,改到什么程度,不但要看面子,还要看里子,避免入坑。
最后,关于北京楼盘或者市场,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想说的,在留言板留下你的文字,我会告诉你真相。
一个月2期,盘点问题楼盘,又一个可以帮助大家的新系列,未来还会开通更多的城市。